隆基绿能通过收购精控能源约62%表决权正式进军储能领域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11月14日午后股价直线拉升超8%,最终收涨2.72%,成交额达88.89亿元。这一动作标志着全球前四大组件商全部完成储能布局,光伏行业光储融合趋势已成定局。
从交易细节看,隆基绿能采取收购股权、增资入股、表决权委托的组合方式取得精控能源61.9998%表决权,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单独控制。精控能源作为成立于2015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连续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储能一级厂商榜单,拥有31GWh全球产能和超10GWh并网量,其自主研发的IPCP电源管理系统、1500V高压液冷储能系统等技术构建了相当的技术壁垒。
行业观察显示,此次收购并非突发决策。隆基绿能管理层早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就明确表示正在积极评估光伏与储能业务结合,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当时指出,光伏与储能相结合将成为解决光伏间歇性问题的有效方式。技术负责人李振国更在多个场合强调,光伏+储能是人类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且将在10年内成为全球最经济的电力能源。
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周期低谷,主要产品价格低位运行,行业普遍面临盈利压力。数据显示,隆基绿能已连续八个季度出现亏损,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为-34.03亿元。在此背景下,布局储能成为破解行业周期压力、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选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吕锦标分析认为,在全球光伏需求增长有限的当下,龙头企业不再单一依赖光伏赛道,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拓展光储融合新领域。
从精控能源的技术实力看,其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覆盖iCCS、BMS、EMS、PCS、TMS等核心环节,累计申请专利350余项。特别在电力市场交易方面,其自研的PotisTrader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平台通过AI赋能储能交易,实现毫秒级决策响应,这正好契合了储能行业从政策型向交易型转变的趋势。
全球储能市场前景广阔。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指出,随着光伏、风电等间歇性能源渗透率提高,储能系统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未来10年配套储能需求将迈入TWh级别。目前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厂商均在加速拓展储能赛道,阿特斯预计2026年储能系统出货量达14-17吉瓦时,天合储能则与Pacific Green签订了5GWh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
市场人士分析,隆基选择此时通过收购切入储能领域,可以实现低成本、快速进入新领域,完成从光到储的产业链延伸。不过,如今的储能产业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光伏,布局力度的强弱和市场节奏的快慢,将决定这条第二曲线能否真正奏效。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