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要正式杀进储能了。这事儿从陕西市监局的公示里坐实了,他们打算通过收购股权、增资和表决权委托的方式,拿下苏州精控能源约62%的表决权,实现单独控制。精控能源干的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不是小打小闹的配套厂,而是正儿八经做储能集成的玩家。这个动作不小。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过去几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在前四的企业里,隆基是唯一一个一直没碰储能的。别人早就把“光储一体化”喊得震天响,阳光电源、通威、天合都布局多年,就隆基按兵不动。现在突然出手,还是一步到位直接控股,节奏拿捏得有点意思。你说他是慢了,还是等到了合适的时机?
我翻了下背景,其实隆基早就在铺垫。董事长钟宝申最近几次公开露面都在提并购合作、延伸产业链,说企业要通过产业整合提升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这话听着平平无奇,但结合这次收购,显然是有备而来。而且你看时间点——11月13号刚有《自然》期刊连续发了他们两个前沿技术成果,HIBC电池和柔性硅基叠层电池双双破纪录,紧接着第二天市场就传出收购消息。技术底气加上战略动作,节奏踩得很准。
行业大环境也在变。今年光伏装机高增速的时代确实在退潮,国内新能源电量全面入市,项目收益模式重构,加上海外贸易壁垒加码,光靠卖组件的日子不好过了。大家都在找新增长曲线,储能就是那张明牌。隆基这时候入局,表面看是补短板,实则是把“绿电+绿氢”的生态再往前推一步。毕竟他们早就不只是个卖光伏板的公司了,氢能装备、分布式方案、绿色建筑都在做,现在加上储能,闭环更完整了。
不过交易金额还没披露,市场也还在观望。今天股价小幅上涨,融资余额连续多日净买入,说明资金并不排斥这个逻辑。但储能赛道已经挺卷了,电池价格波动大,毛利率承压,新进入者想分蛋糕不容易。隆基的优势在品牌、渠道和全球化网络,这些能不能快速转化成储能市场的份额,还得看后续整合能力。
话说回来,这年头搞新能源,单打独斗真不行了。从钟宝申反复强调“产业并购”就能看出,行业共识正在形成:与其自己从零做起,不如借力成熟团队和技术,快速卡位。隆基这一手,算是把话说明白了——我不一定最早进场,但我进来,就得是冲着主导去的。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