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6 19:44:00 股吧网页版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辞职 知情人士:系请辞、专注研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1012_0

  5月26日,千亿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SH)公布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调整,事关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振国。

隆基绿能发布人事调整公告图片来源:公告

  公告显示,隆基绿能董事会于2025年5月23日收到李振国提交的书面《辞任报告》,李振国将专注于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辞任后,李振国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支持公司长期发展。

  李振国辞职后,隆基绿能现任董事长钟宝申将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

  与此同时,由于李振国同时辞任董事职务,隆基绿能已于5月26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其中,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之女李姝璇走向台前,成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之一。

  1968年出生的李振国,是隆基绿能的创始人之一。与钟宝申、李春安同为兰州大学1986级物理系校友,三人创办隆基绿能的故事,已经成为行业佳话。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李振国直接持有隆基绿能股份10.67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的14.08%。若以5月26日收盘价格为参考,李振国所持股份市值约160亿元。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行业的迅猛式发展,使得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光伏龙头企业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其中,隆基绿能更是在基本面的大幅提振之下,一举登顶全球光伏企业的市值巅峰。于是,李振国自身财富水涨船高,“中国新能源富豪”、“陕西首富”等称号随之而来。然而,近两年来光伏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隆基绿能也陷入泥淖。竞争加剧、业绩亏损、人员优化,种种难关面前,李振国与隆基绿能的管理层正在经历重大考验。

  对于李振国职务的调整,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价了八个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该人士看来,李振国直接辞去董事以及总经理职务的决定,的确令人出乎意料。但其继续专注研发,并主持隆基绿能研发的全部工作,又与其长期以来的“兴趣点”相关。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次李振国辞去隆基绿能总经理的职务,属于主动为之,“李总接下来会主管科技研发,重点履行隆基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务。”

  2025年2月14日,是隆基绿能成立25周年的日子。这一天,李振国发表了一场以“生生不息”为主题的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李振国分享了隆基绿能品牌团队对他说的一句话:“下一个25年隆基要改变,为了隆基你也需要改变。”

  如果说此次职务调整,是李振国的主动求变,那么,这一人事调整的变动也将意味着,隆基绿能坚定技术研发立足的态度。

  事实上,李振国在过往无论是接受媒体采访还是公开场合的演讲时,总会将更多的言语着墨于技术研发的分享与讨论。这也使得他在业内获得了一个典型的人物标签:专家型企业家。

  如同其在上述演讲中所说,隆基绿能在过去的发展中做对了几件事。其中一件就是,“不惜血本砸研发”。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为50.14亿元,占营收比例为6.07%,是A股光伏上市公司中仅有的两家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之一。

  而目前,隆基绿能押注BC的举动,已经被外界视作这家光伏龙头能否重振雄风的最后筹码。

  对于BC技术的投入,李振国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坚定信心。

  2024年12月底,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详见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视频|专访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行业增速放缓,坚持创新破局》)时强调:“我觉得从技术变革来讲,隆基绿能这次选择BC技术(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技术),不亚于上一轮的单晶。且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一次的技术难度更高于那个阶段。”

  在今年5月20日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中,李振国重申:“公司认为BC技术是最有可能接近单结晶硅电池理论转换效率的技术方向。”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过去几年李振国的对外身份除了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总经理)外,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也会露出隆基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隆基中央研究院是隆基绿能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设立的全球研发体系核心机构,在内部被称为隆基的“光伏大脑”。

  从管理层位置退去后,知情人士将李振国专注研究院院长这一角色的行为,称作:“李总重新迎回科学家精神。”

  或许,从企业家变为科学家,李振国可以更纯粹地“把手中的光传下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