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通胀问题” vs “通胀仍高于目标”
“目前不存在通胀问题,我们需要尽快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美联储理事米兰
“通胀仍然高于2%的目标,我们对降息必须保持谨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事件概述
美联储理事米兰近日发表讲话,明确主张美联储应尽快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并强调“不存在通胀问题”。其核心观点包括:货币政策需前瞻性调整以缓解高抵押贷款利率对经济的压制(“我们需要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对2026年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政策应着眼于未来;主张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减少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持有量,增加国库券比例,提出“美联储在市场中不应有太大的足迹”。
事件分析及观点罗列
此次表态释放了三点关键信号:一是美联储内部对通胀风险的评估出现分化,米兰认为通胀可控;二是政策重心从抗通胀转向支持经济增长,与美国财长贝森特“美联储倾向降息”的判断形成呼应;三是资产负债表调整可能加速,或影响MBS相关板块流动性。
观点一:美联储理事米兰呼吁尽快降息至中性水平将短期内提振股市,但长期影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利率降低时,储蓄收益减少,投资股票机会成本降低,资金流入股市增加需求,拉动股价;企业贷款成本下降,盈利空间扩大,企业价值提升,股价随之上涨;降息初期因流动性宽松大概率使股市上涨,但若经济基本面未改善,股市可能在中后期面临调整压力。
观点二:米兰的激进降息主张与美联储内部多数官员的谨慎立场存在分歧,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米兰主张通过一连串的50个基点降息快速达到中性利率,而美联储19位官员的中位预测仅为再降息50个基点;在9月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米兰对仅降息25个基点投下反对票,表明其立场在美联储内部较为孤立;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位官员对激进降息持谨慎态度,因通胀仍高于2%的目标。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这一政策转向预期若落地,将利好金融、科技及房地产等利率敏感型板块。以下是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及自身业务转型的代表性金融机构:
南京银行(601009)是专注服务科创企业的城商行标杆,截至2025年9月末累计服务科企近8.8万户,提供超8500亿元资金支持,创新推出“鑫e科企”线上产品,最高授信达1000万元。近期可转债完成转股,注册资本由约100.07亿元变更为约123.64亿元,资本实力增强;外资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持股比例升至18.06%,彰显国际资本认可。
交通银行(601328)积极发挥国际化优势,深圳分行跨境人民币收支量截至10月末同比增长92.71%,联动境外子行为能源企业光伏项目提供五年期人民币境外贷款。子公司交银国际信托完成董事长变更,张文接任法定代表人;三力士获其回购增持贷款承诺函,额度最高5400万元、利率低至1.8%。
光大银行(601818)打造全场景养老服务体系,年内新增个人养老金账户12.7万户,缴存金额2.3亿元;代理养老保险销量达14.24亿元。推出“简爱版”手机银行服务老年客户,并参与国家育儿补贴发放工作,强化产教融合。
中国银行(601988)推出“惠军贷”专属服务退役军人创办高科技企业,作为首家获批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资质的异地城商行深耕离岸业务。董事会办公室回应股价创历史新高称基本面稳健,三季报数据良好支撑股价,但驻马店分行因贷前调查问题被罚75万元。
建设银行(601939)启动“消费金融专项行动”,截至2025年10月末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规模超万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当年投放约8100亿元,累计覆盖309个城市政府消费券发放,拉动消费超1511亿元。
首创证券(601136)资管业务为核心优势,截至2025年6月末产品净值规模达165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9%;聚焦北交所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投研+投资+投行”三位一体模式;正推进H股IPO,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管理层完成年轻化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