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黄坤)尽管去年经营环境难言乐观,但南京银行新一届管理班子依然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资产规模突破2.5万亿元,营收净利润“U型向上”。资产质量依然稳健,不良贷款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以下。
该行同步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继续传递暖意:营收、净利延续双增态势,业务板块凸显出均衡性。
不过,在低利率时代,作为市场优等生的南京银行并非没有压力。随着愈发复杂的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包括债市的波动,都可能拖累一家银行的营收。摆在南京银行管理层面前的考题就是,如何平衡好扩表速度,增强内生动力,应对好内外挑战,维持业绩增长的稳健性。
U型向上营收增速领跑城商行
2024年是南京银行新一届管理班子履职的首个年度,交出的成绩没有让市场失望。
年报显示,南京银行去年扩表强劲,资产规模达到2.59万亿元,增速13.25%;营业收入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保持较高增幅。净息差为1.94%,较其他上市银行体现出明显优势。
超过10%的营收增速,领跑上市城商行;经营指标的走势,则符合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在年报致辞中提及的“双U型曲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走出了正U型曲线。
分析营收结构来看,南京银行去年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实现双增,尤其是非息收入大增,对营收贡献颇厚。年报显示,该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同比增长4.62%,占营收的52.96%;非息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在营收中占比47.04%,同比上升3.40个百分点。
今年开门红,南京银行业绩依然亮眼:一季度营收净利延续双增态势,净利息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均超17%。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南京银行深耕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大零售战略”和“交易银行战略”持续推进,全面综合的业务发展能力,使得该行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抗风险能力。
多点开花注重业务发展均衡性
作为深耕长三角经济带的城商行,南京银行长于金融市场业务,在债市领域拥有不少优势。但这样的业务结构,在当下的经营环境中,难以穿越周期。
2024年以来,在谢宁主导下,南京银行开始推进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板块业务结构调整和新增长点布局,注重发展均衡性,丰富创利单元。
从年报可以看到,南京银行对公和零售板块发力明显:2024年对公贷款增幅达14.86%,其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增幅均超15%;2025年一季度末对公贷款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资产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驱动了净利息收入稳步增长。
零售贷款方面,南京银行去年重回双位数增长:2024年末,该行零售客户金融资产规模(AUM)超8260亿元,同比增长12.77%。其中,个人贷款余额3201.94亿元,增幅12.75%,而2023年这一指标的增速为4.72%。
受益于零售AUM快速增长,中间业务正逐步成为南京银行“第二增长曲线”。在同业中收普遍下滑情况下,南京银行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从42.95亿元增长到50.29亿元,增速超17%。2025年一季度,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继续保持高增,同比增长17.98%。
金融市场板块,南京银行发挥多牌照业务优势,打造黄金积存、柜台债等多元业务增长点。此外,该行控股子公司表现也可圈可点,2024年南银理财产品规模超47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62%,规模稳居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前列,全年实现净利润5.92亿元;鑫元基金实现净利润1.90亿元。
一系列改革和资负结构的调整,使得南京银行营收在今年显现出均衡性——一季度,南京银行靠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等取得的利息净收入77.52 亿元,占营收比重达54.63%,较去年同期提升5.22个百分点。
质量稳健不良贷款率多年不到1%
就资产质量来看,南京银行依旧稳健,不良贷款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以下。
年报显示,2024年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年末贷款减值准备余额348.25亿元,拨备覆盖率335.27%。从逾期情况看,报告期,南京银行逾期贷款占比1.2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20%,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不良率维持在1%以内,得益于南京银行加大不良处置。2024年该行核销及转出不良132.86亿元,而2023年和2022年、2021年这一指标分别为78.63亿元、68.12亿元、45.02亿元。同时,南京银行还加大了计提力度,2024年该行信用减值损失为105.25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了20%。
从不良集中的行业来看,南京银行贷款投放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及房地产的风险较高。截至2024年末,这几个领域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92%、3.39%、2.25%。
分对公和零售来看,该行个贷不良率相对较高,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9%,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南京银行表示,将持续优化个人贷款结构,加强资产质量管控,确保业务平稳运行。
南京银行表示,持续深化资产质量管理,控新增、降存量,多措并举推动不良资产处置化解。
在控新增方面,南京银行将强化风险识别与预警,早介入、早化解,深化大额问题资产协同处置,推动风险前移管理;降存量方面,南京银行统筹运用了多种手段加快不良处置,出清风险。一是聚焦清收主战场,强化诉讼、谈判等方式运用,深挖财产线索,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处置质效;二是强化市场化债权转让运用,持续推进对公和个人不良资产转让,合法合规加速不良资产灵活处置;三是高效组织开展核销,应核尽核。
不过,快速发展之下,南京银行资本消耗过快,面临资本补充压力。该行去年末、今年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6%、8.89%。
其实可以看到,一季度南京银行已放慢扩表速度,资产、负债增速均已低于10%。未来如何巩固和延续业绩“双U型曲线”,考验着南京银行管理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