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首次将市值管理纳入对南网储能的考核体系,这一信号非同寻常——央企考核正从“重资产、轻市场”向“价值创造与资本市场表现并重”转变。作为抽水蓄能行业的领军企业,南网储能被推到了深化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联动的前沿。
市值管理进入考核,释放强烈信号
根据南网储能在11月13日券商策略会上的披露,南方电网已正式将市值管理纳入对其经营考核范围。这不仅是集团内部管理方式的升级,更是新一轮央国企改革在资本运作层面的具体落地。公司明确表示,将从提升基本面和改善资本面两个维度推进市值管理工作,目标是实现内在价值与市场估值的协同增长。
这一举措背后,反映出上级单位对上市公司资本效率的更高期待。过去,电网系企业更关注安全生产与项目建设,资本市场表现往往被视为“副产品”。如今主动纳入考核,说明管理层开始重视股东回报、投资者关系以及市场定价机制的作用。
基本面支撑:抽蓄龙头地位稳固
南网储能的基本面具备较强支撑。截至2025年8月,公司在运抽水蓄能装机达1058万千瓦,在建规模达1080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期间还将新增约1000万千瓦投产,行业引领者地位清晰。今年上半年,南方区域抽蓄机组启动次数突破2.4万次,同比增长超两成,创下历史新高,凸显其在电网调峰、新能源消纳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公司调峰水电业务2024年毛利率高达60.71%,成为利润的重要压舱石;而新型储能板块收入同比增速接近200%,尤其是其自主研发的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已出口东南亚,并入选国家试点项目,技术领先性获得认可。
市场反应积极,资金关注度上升
资本市场也在用脚投票。数据显示,南网储能融资余额自11月初持续攀升,11月10日单日融资买入近8946万元,两融余额一度逼近3.66亿元,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水平。尽管11月12日略有回落,但整体仍维持强势,表明专业资金对其长期价值的关注度正在提升。
目前信息有限,尚不清楚市值管理的具体指标如何设定,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公司在信息披露质量、投资者沟通、分红政策优化等方面或将有更多动作。我们还需进一步观察后续是否有配套激励机制或专项工作方案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