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以来,沪市多家公司发布了前三季度经营数据或业绩快报。其中,尤以电力公司数据最为“亮眼”。例如,南网储能15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快报,前三季度业绩持续向好,调峰能力提升和水电来水改善成为利润增长的关键支撑。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20亿元,同比增长1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3亿元,同比增长37.13%。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调峰水电厂来水增加、发电量同比上升。
来自多家头部发电企业的最新运营数据表明,风电、光伏、水电、核电以及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普遍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张,电价机制理顺和现金流改善也进一步夯实了行业基本面。在“量增”“价稳”的双轮驱动下,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为四季度延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水电类公司数据呈现积极态势。华能水电依托来水偏丰、电站扩容与西电东送多重因素拉动,水电利润成为业绩增长最强支撑。公司10月1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发电量达到962.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0%;上网电量95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2%。桂冠电力前三季度累计发电量31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9%。其中,水电28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3%;新能源发电26.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6%。公司发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水电厂流域来水同比增长,叠加科学调度提升发电效率。
三峡能源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总发电量达到174.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8%。其中,风电完成96.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5%;光伏发电7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3%。前三季度,公司陆上风电同比增长12.22%,光伏增长11.18%,独立储能更是大幅增长43.10%。公司前8个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回收已超过去年全年,为后续投资扩张提供充裕现金流。
中国核电依托核电高可利用率与新能源快速扩张,双轮驱动带动发电量和装机规模同步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国核电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6台、装机2500万千瓦,在建及核准待建19台、装机2185.90万千瓦,总装机4685.90万千瓦。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商运发电量184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5%;上网电量174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0%。其中,核电发电量1510.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3%;新能源发电量333.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7%,其中光伏同比增长39.25%,风电增长29.28%。
随着冬季用电高峰临近,电力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业内预计,四季度行业发电量有望延续稳步增长态势,新能源发电占比进一步提升,行业盈利结构也将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