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电子(SH600990)$ 为低空经济装上“气象之眼”:四创电子如何破解空中安全盲区
曾经的低空飞行,如同在迷雾中摸索;而今,四创电子用雷达与大数据,为每一架无人机点亮了前行的航标。
无人机在合肥蜀西湖上空划出优美弧线,实时传回的气象数据在控制大厅可视化屏上跳动。这是四创电子打造的首个全要素低空航行系统实景样板,也是中国低空经济安全保障能力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低空飞行面临巨大安全隐患——距离地面0-300米的低空大气层,气象变化复杂多变,而传统气象监测手段难以实现对这一高度小尺度、高精度的气象预测。
四创电子,这家国内雷达行业的领军企业,正将其二十多年的气象和空管雷达技术积累,转化为低空经济的安全保障基石。
01 技术空白:低空气象感知的挑战与机遇
低空飞行器面临的威胁肉眼不可见:突然的侧风、细微的气压变化、局部能见度下降,都可能导致事故。传统气象雷达监测范围有限,无法有效覆盖低空区域,形成了“气象盲区”。
四创电子董事长张成伟指出:“如果有人、无人驾驶飞行器能够安全地飞进千家万户,对未来经济发展将有极大促进。”而安全飞行的前提,是精准的低空气象感知能力。
2024年,四创电子实现营收16.03亿元,其中以雷达为核心的感知产品贡献6.77亿元。公司正在将传统雷达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布设微观气象站、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风雷达等设备,构建低空气象监测网络。
低空经济孕育着数万亿级的市场空间,安徽省已将其列为未来五年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四创电子依托中国电科集团技术资源,瞄准了低空安全保障这一核心痛点。
02 四创电子的技术布局:从地面监测到空中感知
四创电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空-地-数”联动的低空飞行“智慧神经中枢”。
在2025年世界雷达博览会上,公司发布了三款创新产品:UAM低空航行系统解决方案、四创·“悟空”低空大模型、“微盾”低空微气象系统。这些产品构成了完整的低空气象感知体系。
“悟空”低空大模型是系统的核心。它借助逻辑推理能力,实现实时气象预报,并将空域划分成202020米小尺度网格,实现水平风速、风向、垂直风速等8要素的监测。
四创电子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莫申林解释:“划分的网格越小,预测精度越高。通过这种小尺度、高精度的低空微气象预测,可以破解空中‘气象盲区’。”
同时,公司还开发了低空微气象系统——微盾V1.0,包括低空微气象监测网、低空微气象预报中心和低空微气象服务平台三部分。
03 激光雷达与多技术融合: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作为国内雷达及感知技术领域领军企业,四创电子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低空安全领域。公司开发的低空监视雷达可以对无人机正常飞行和黑飞进行全面高精度的探测,分辨出是否有人驾驶,是飞鸟还是正常的飞行器。
四创电子构建了“软件+系统+装备”三维产品体系,覆盖城市空中交通管理、通航飞行保障、“低空+公安/应急”等场景。
在感知基础领域,公司的特种电源已实现机载雷达电源批量应用,并拓展至航天、核聚变等高端场景。这种技术跨界能力为公司低空经济布局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创电子还提出了“低空雪亮”技术路径,充分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整合地面“视频网”+低空“监视网”,打造多源感知、分级防控、空地协同的立体防护网。
这一体系具备三大优势:经济性(复用现有基础设施)、系统性(构建立体防护网络)和实战性(在合肥高新区推动样板工程建设)。
04 试点项目与政策支持:安徽样板的示范效应
四创电子正以合肥为试点推进低空经济项目落地,力图打造样板工程,形成可复制的实施方案。这一试点策略获得了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
2025年8月,安徽省财政厅发行456亿元专项债券,其中合肥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18.6亿元的投资规模正式落地。该项目聚焦于低空安全监管的顶层设计,为全国低空经济规范发展提供管理范式。
四创电子作为安徽省低空智联安全技术牵头单位,正稳步推进安徽省首个低空科技重大专项工作,作为合肥市低空智联网技术总体单位,深入支撑合肥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论证。
公司还与安徽大学、合肥市气象局等五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讨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应用成果。这种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加速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05 未来发展前景:从安徽样板到全国市场
尽管四创电子2025年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61%,亏损同比收窄。华创证券预计公司2025年将实现减亏,2026-2027年实现盈利。
低空经济已成为四创电子发展的新动能。公司定位清晰,以低空安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致力于成为低空安全保障领域龙头企业。
四创电子已发布了成体系可实战的产品,立足安徽,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未来存在全国输出的潜力。
随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四创电子有望通过“体系带系统,系统带产品”模式抢占先机。公司在雷达、电源等核心器件领域的自主可控优势,为其低空经济布局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四创电子在合肥高新区打造的低空安全验证试验基地已开始运行,各类无人机在这里进行气象适应性和安全性能测试。不远处,18.6亿元的专项债资金将用于建设更完整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未来,当人们仰望天空,看到无人机编队精准地将医疗物资、外卖餐食送至指定地点,或许不会想到背后有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在保驾护航。
这张网络由无数雷达、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组成,而四创电子正是这张网络的重要编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