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15时48分,“双节档”(10月1日至10月8日)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达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以下简称《志愿军3》)以4.43亿元的档期票房摘得票房冠军。至此,年内电影总票房已经达到437.61亿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双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战争《志愿军3》《731》、奇幻动作《刺杀小说家2》、喜剧家庭《浪浪人生》、动画《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以及犯罪剧情《震耳欲聋》《风林火山》《毕正明的证明》等多种题材,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
长三角电影市场研究中心秘书长陈丹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双节’期间的影片整体都还可以,但亮点不够突出。近年来,电影市场观影人群购票趋向理性和谨慎,观众会根据电影后期口碑发酵情况再入场。在此背景下,如果上映初期没能引发口碑传播,后续的票房增势也会受到影响。”
《志愿军3》成为档期冠军
《志愿军3》是继2023年《志愿军:雄兵出击》以及2024年《志愿军:存亡之战》之后的续作,成为今年“双节档”票房冠军。截至目前,《志愿军》系列电影的总票房已经突破25亿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系列三部影片背后的主要出品公司都包括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上市公司成为该系列电影最大受益方。从票房分成比例来看,目前《志愿军3》的片方分成已达1.7亿元,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将在6.82亿元左右,照此计算,片方最终分成可能达到2.7亿元。《志愿军》系列电影片方的总分成有望突破10亿元。
从上映新片来看,影视公司普遍加强了对IP电影的打造。例如同期上映的《刺杀小说家2》以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不过,这两部影片在口碑和票房表现上都未能推动总票房更上一层楼。
谈及IP打造的难点,一位影评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电影市场近两年最大的变化是电影的口碑表现决定其IP商业价值。简而言之,能实现IP转化的高票房电影一定也有高口碑。但是,对于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即使第一部票房爆了,也很难在续作上复制成功。此外,在打造IP电影的同时,企业要分清影片受众和定位,否则上映后可能变成只有细分受众狂欢却难以破圈,出现票房不及预期的情况。”
总票房低于去年同期
整体来看,在票价方面,今年“双节”期间影片的平均票价为36.6元,较去年国庆档的40.6元明显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观影门槛。10月4日,多部国庆档新片都宣布下调最低结算票价,带动当日平均票价环比下降2元。
今年国庆档与中秋节假期重合,档期时长较以往增加一天,这为国庆档新片营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原本有助于影片发挥长尾效应,更有利于票房冲刺新高,但新片的最终票房表现却低于去年同期。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观众对电影的选择越来越谨慎。大部分观众不再选择“无脑冲”,而是先等待首批观众的口碑情况再做打算。国庆档缺乏高口碑电影,基本都有明显的两极分化,这会进一步影响后续观众进入影院贡献票房。
“娱乐环境的诸多变化,让电影市场迎来线上线下的双重挑战。既要面临来势汹汹的AI和短平快的视频内容冲击,线下还有多样化的娱乐选择对消费群体进行分流。如何用更优质的技术和内容吸引观众,这恐怕是电影行业未来要长期面临的问题。”上述影评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