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刚刚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单季业绩出现小幅波动。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3.5亿元,同比下降5.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4.5%。这一表现与上半年13.15%的净利润增速形成对比,引发市场关注。
从财务指标分析,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显示成本管控仍在持续见效。但净利率9%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系所得税费用环比增加0.8亿元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三季度整体经营仍保持稳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9.5亿元,同比增长0.8%;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6.1%。
观察经营质量指标,公司年化ROE为20.5%,成本费用利润率为9.6%,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至39.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公司在提质增效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对于三季度业绩波动,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主要受检修、工作量调整、凝析油市场行情季节性影响。光大证券分析认为,客户作业安排和台风等因素导致工作量出现季节性波动。从合同负债指标看,公司9月末合同负债14亿元,同比略增2%,显示后续工作量有望恢复。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开始显现成效。公司已获得新能源发电专业乙级资质,在海上风电安装、运维等领域具备优势。同时,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推进顺利,“海龙”系列自主产品已输出中东、东南亚市场,其中完井工具产品较海外同类成本低70%,这种成本优势有望加速海外业务扩张。
从现金流状况看,公司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环比转正至8.1亿元,在手现金达92亿元,财务状况稳健。资本开支方面,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下降约31%至5亿元,显示公司投资策略更趋审慎。
机构观点显示,中金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4.9元目标价,对应2025年12.4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22%上行空间。光大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2亿元、46.98亿元、52.15亿元。
在当前油价震荡环境下,海油发展的业务稳定性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新能源转型初步布局完成、聚焦油田持续生产阶段的存量业务稳定、国际化与产品化转型带来的新增长点。随着母公司中国海油持续推进增储上产计划,公司作为核心技术服务商,其技术能力和成本优势有望在行业波动中维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
从股东结构看,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增至7.4万户,较上期增加10.86%,户均持股52.78万元。同时,社保基金持有15516.06万股,养老金账户持有6538.43万股,显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融资数据也显示,近期连续6日融资净买入累计6918.43万元,市场资金对公司关注度持续提升。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