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券商账户管理功能优化业务试点迎来近三年首次扩容,东方证券、东北证券等8家券商获准加入。
至此,具备该试点资格的券商增至20家,标志着券商综合账户服务体系建设步入规模化推进的新阶段。
8家券商新进试点阵容
11月25日,国联民生、西部证券等券商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机构司的监管意见书,对公司申请开展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业务相关事项无异议。相关券商表示,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开展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业务。
据了解,本轮共有8家券商获准参与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分别为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国联民生、平安证券、西部证券、东北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华鑫证券。这些券商在财富管理、合规风控与综合实力方面普遍表现突出。据悉,部分券商将于本周内陆续发布相关公告。
根据上述公告,监管意见书明确要求,各券商开展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业务,应严守客户资金安全底线,加强同名账户资金划转管理,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做好客户准入管理,严格按照“三要素”一致规则进行客户身份识别验证,落实客户实名制及身份识别管理要求;严格按规定完成综合账户服务的线上线下签约;加强综合账户管理工作,严格落实账户持续管理机制和客户基本身份资料信息一致性持续管理机制;加强合规风控管理,强化对重要环节和风险点监测监控;加强投资者教育;严格按规定做好数据报送工作等。
华鑫证券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获得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资格后,公司将持续打造以客户为中心、功能整合、体验流畅的综合账户体系,支持客户通过签约认证的方式建立同名资金账户间的资金划转关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试点三年多成员增至20家
2021年,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开始实施。当年12月3日,证监会发布《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现国泰海通)、银河证券、中金财富、国信证券、安信证券(现国投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泰证券等10家券商成为首批试点机构。
2022年11月,广发证券、兴业证券也相继获批试点资格,试点券商由此增至12家。随后,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快速推动业务落地——广发证券于12月5日上线同名账户资金划转功能,首周开通账户超800户,日均划转笔数约50笔,规模达数百万元;兴业证券则于同年12月19日正式面向客户推出综合账户服务。
作为券商业务发展的基础支撑,账户体系在三年多的试点过程中不断获得优化。上述12家先行券商以构建综合账户为核心,通过统一客户身份识别、适当性管理与风险控制机制,切实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转型。
今年2月,证监会在《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转常规。时隔三年,试点券商再度扩容,新增8家券商后,总数已增至20家。
提升投资者资金调度效率
根据证监会2021年发布的《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将按照“坚守客户资金安全底线、优化事中管控方式、提升客户服务效率”的思路,从建立综合客户账户、支持同名划转、分类账户管理等方面优化现有账户管理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试点三年多来,先行试点的12家券商已在综合账户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券商围绕账户整合、资金划转、资产展示与签约流程等关键环节,推出了系统化服务方案。比如,招商证券推出“招商一户通”,支持线上线下签约;华泰证券构建统一身份识别的“一户通”;中信建投则搭建“一账通综合账户管理体系”等。
在基础功能之上,部分券商还积极探索财富子账户等创新功能,以适配日益多元的财富管理需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兴业证券等券商已推出该类服务,支持客户设立多个子账户以实现特定投资目标。同时,为保障业务安全,各券商均配套、完善风控机制,比如申万宏源建立日终资金对账机制、广发证券实施多重资金盯市与反洗钱监控,全面保障资金划转与交收安全。
华鑫证券表示,推广综合账户体系,对投资者而言可提升资金调度效率,满足其对流程便捷化的需求;对券商来说,综合账户则能带来“模式转型”和“能力升级”,是公司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券商整合底层系统、打通数据孤岛,为后续的金融科技与个性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另有券商人士表示,账户体系是券商业务发展的基石。优化账户管理功能,不仅有助于券商提升运营效率、推动业务创新、增强客户体验与竞争优势,也让投资者能够通过综合账户一站式管理普通、信用、期权等多类账户资产,打破资金壁垒,提升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财富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