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药物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医疗数据难与量子算法适配等行业痛点,量子计算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突破困境的关键方向。近日,由广州移动和玻色量子联合承办的2025首届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科技峰会在广州举办。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量子计算、生物医药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及产业发展趋势展开深度研讨,推动量子计算从实验室技术转化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引擎”。

会上,广州移动副总经理赵亮表示,广州移动以“产业协同+资本赋能”为驱动,成功引导中移投资企业——玻色量子注册落地,并持续强化相干光量子计算的自主能力建设。为全面支撑医疗行业数智化转型,广州移动已成立专注于量子计算应用的联合实验室,并与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中山三院、市疾控中心、红十字会医院等单位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靶向药物研发、病毒进化路径分析及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落地。
面向未来,广州移动将坚定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量子通信技术能力、基础设施与应用生态,成为量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核心目标,全力推动“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的产业融合与演进。重点举措包括:一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药物研发、精准医疗等关键场景实现量子计算技术突破;二是完善平台服务能力,升级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开放核心算力资源;三是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发起成立“量子+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迭代”的良性发展闭环。
目前,国内量子计算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玻色量子已发布支持1000比特的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专用量子计算正式迈入千比特规模化实用新阶段;同时超导、离子阱等路线也在稳步推进,中国移动发布的“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可支持100量子比特精准操控,综合性能达到业界一流水平。
为降低量子算力使用门槛,让技术“触手可及”,中国移动打造“五岳”量子计算云平台,并网多技术路线量子算力,提供一站式开发环境与算法验证服务,目前已成为行业能力输出的重要载体。
生态培育层面,中国移动“链长基金”持续聚焦数字经济与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围绕“补短”“锻长”“前沿”领域精准发力,已成功投资玻色量子、华翊量子等一批优质初创企业,构建起“投资-研发-应用”协同发展的量子产业链生态体系,助力上下游企业共赢成长。
随着技术落地,量子计算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价值持续释放。面对药物分子设计、病理模拟、医学影像分析等复杂科学问题,其相较于经典计算的独特潜力愈发凸显,正推动生物医药应用探索的创新发展体系加速成型。
接下来,广州移动也将进一步整合算力资源、技术能力与生态优势,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探索“量子+生物医药”新路径,助力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