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无人车产业在10月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最新发布的运行与发展报告,全市无人车开放运营线路里程环比增长近四成,无人配送创造商业价值突破千万元。数据显示,10月深圳无人车运营车辆总数增至851辆,其中物流无人车规模达到484辆,环比增长12%。更值得注意的是,当月新增无人车运营线路224条,新增里程1330公里,分别环比增长11倍和2.4倍。
从运营数据看,无人车日均作业时长达到8.2小时,月度运行里程16万公里,无人配送订单量突破129万单,环比增长26%。这些数字背后是约1112万元的商业价值和120万元的成本节约,商业化闭环效应正在持续凸显。
在企业竞争格局中,头部企业优势明显。顺丰以68.1万单的快递无人配送量领跑市场,美团则以18.7万单成为生鲜外卖场景的无人配送主力。京东、韵达等企业紧随其后,分别完成13.9万单和9.8万单。行业新力量正在加速入局,中国邮政集团已明确将在深圳投入超100辆无人车。
技术升维正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关键引擎。新石器宣布其自主研发的L4级无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已开始商业化交付。相比传统依赖高精地图的方案,无图技术能够减少对地图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这一技术革新有望推动整个无人配送领域从依赖地图向自主感知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移动通过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参与了新石器无人车的D轮融资。除资本合作外,双方将在AI+自动驾驶技术融合、代理合作方案及城市物流定制化无人车产品联合开发等方向形成共识。合作重点包括以移动5G物联网卡作为标准配置,依托5G高速率、低时延特性为无人车提供稳定通信支撑;基于移动高精位置服务联合提升高精度定位能力;围绕自建算力托管及移动云业务展开持续性合作。
分析认为,无图技术突破了计划性物流限制,正成为主流路线。技术门槛的提高使得企业竞争维度从地图覆盖转向算法泛化能力,这将推动行业生态重构。软硬件一体化、制造能力、运营服务、合规路权构成四支柱壁垒,行业集中度预计将提升。
作为当前无人车应用密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已成为观察行业商业化发展的重要窗口。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市场认可度提升,无人配送行业在未来3-5年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不过随着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以及竞争加剧,后期增长节奏会逐渐趋于平稳。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