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央企刚刚联手搞了个“零元购”。
11月3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中国移动集团拟将其持有的4198.13万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0.19%)无偿划转给中国石油集团。划转对价为0元——说白了,就是送。
这次划转后,中国移动集团的持股比例从69.05%微降至68.85%,中国石油集团则首次直接持有中国移动股份。而早在9月,中国石油就已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将把5.41亿股中国石油股份(占总股本0.30%)划转给中国移动集团。同样是0元划转,同样是为了“深化战略合作”。
这下算是对上了:你给我一点你的,我也送一点我的,不收钱,只为“协同”。
表面上看,这点股份占比都不高,对中国移动或中国石油的控股权结构没有实质影响。但背后释放的信号却不简单。两家特大型央企之间的这种互持操作,显然不是财务投资那么简单,而是典型的“战略绑定”。公告里说得清楚:为了加强在信息技术、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释放“数实融合”新潜能。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今年5月,中国移动曾作为总集成方,助力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的“昆仑大模型”。这意味着,中移动不只是通信服务商,已经开始深度参与能源企业的AI底层建设。而这类合作,正是当下“AI+行业”最需要的基础设施级联动。
在我看来,这次股份互换更像是一个象征性动作——它标志着传统能源与数字基建两大体系正在从“业务合作”走向“利益共同体”。虽然划转比例小,但由国资委主导的国有股份划转,本身就代表了顶层设计的意图。这不是市场行为,而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资源调配。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股权安排,可能只是开始。当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像科技公司,当能源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跨行业的央企协同只会越来越多。而这种协同的背后,是国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逻辑。
所以别看这次只划了不到0.2%的股份,真正重要的,是它背后的协作范式正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