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移动完成最后批次转股,“浦发转债”收官!
中国基金报记者马嘉昕
10月27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广州移动于当日行使换股权,将其持有面值36.6万元浦发银行A股可转债进一步转股。随着中国移动再次转股,“浦发转债”转股进程正式收官。
中国移动完成最后批次转股
从中国移动本次转股来看,该公司将持有的面值人民币36.6万元浦发银行A股可转债按每股12.51元的价格转换约2.93万股浦发银行A股。
转换前,中国移动集团合计持有6,053,466,194股浦发银行A股,约占浦发银行已发行股本的18.18%。转换完成后,集团合计持有6,053,495,450股浦发银行A股,约占其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8.18%。同时,中国移动还表示,依据相关规定,转股完成后,广东移动自转换之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新转换的浦发银行A股。
中国移动表示,对浦发银行可转债进行转股,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让该集团能够更好地分享浦发银行经营成效。同时,该集团董事认为转换的条款和条件公平合理,并符合公司及其股东整体利益。
据悉,在10月13日至24日期间,中国移动集团广州公司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分别三次增持浦发银行,持股比例从17%升至18.18%。该系列操作并未导致浦发银行第一大股东地位发生变化,中国移动仍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也未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中国移动此次行权转股,也标志着“浦发转债”的转股进程正式收官。在10月28日,“浦发转债”将于上交所摘牌,并退出市场。
转股比例已达到99.67%
据悉,“浦发转债”是浦发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于2019年11月在上交所开始挂牌交易,期限6年,发行规模为500亿元,为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回顾其转股历程来看,自今年6月起,中国移动、中国信达、中国东方资产等投资者相继入场,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对浦发银行给予“资本驰援”。截至10月24日,“浦发转债”累计转股比例达到99.67%,以较高的转股比例实现收官。
在业内看来,浦发银行本轮转股节奏安排清晰,推进过程有条不紊,从引入战略投资者到主要股东集中转股,体现出管理层在推动转股和补充资本方面的决心与执行力。
对于此次“浦发转债”顺利转股,中信建投马锟鹏团队在报告中表示,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约0.1pct至9%,为扩表提供空间;同时对股息率摊薄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股息率将相较于此前水平下降0.3个百分点至3%。
在资本补充方面,其将为浦发银行在“五大赛道”及重点区域的信贷布局与战略深化提供支撑。基本面持续呈现稳健修复、底部向上的态势,全年利润有望维持大个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