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4月25日,商务部召开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介绍,截至4月24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746.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661万件,家装厨卫“换新”3712.3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420万台。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银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
政策带动销售增速回升
李刚介绍,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一季度市场销售增速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升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具体来看,一是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李刚称,受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带动,一季度,限额以上通讯器材、家电和音像器材、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9%、19.3%和18.1%;其中,3月份分别增长28.6%、35.1%和29.5%。一季度,乘用车零售512.7万辆,增长6%;其中3月份增长了14.4%,创下近10年来同期最高增速。
二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手机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中,2000-6000元的中高端机型占比约76%。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42万辆,增长36.4%,零售市场渗透率达47.2%。
三是资源循环利用更加畅通。一季度,全国报废汽车回收195.5万辆,增长58.6%,其中2月、3月分别增长188.2%、70.6%。供销总社下属拆解企业规范拆解废旧家电482.5万台,增长58%。
李刚称,下一步,商务部将与各地、各相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推进力度,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抓住“五一”假期等重点节点组织开展更多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全力以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
机制创新保障政策高效落实
李刚表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和好做法。
河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杨志兵在会上表示,河北省高度重视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是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各级各部门全力推进落实,通过机制创新保障政策高效落实。截止4月24日,全省累计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78万辆,使用补贴资金3.75亿元,带动新车销售额21.49亿元。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河北省创新推出“政银企协同+流程再造”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了服务效率与消费活力的双重跃升。
具体来看,一是政企同补,政策红利直达消费终端。以“政府补贴引导、企业让利协同、金融支持赋能”为核心策略,构建三方共担机制,联合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中国移动、省农行、支付宝等机构与全国电动自行车十大品牌深化合作,推出三大惠民举措。品牌厂商专项投入宣传经费、优先保障河北市场货源、加大产品补贴力度;中国移动创新“通信套餐+免费骑行”模式吸引用户;支付宝平台向消费者提供置换分期服务,省农行向市场承办主体提供信贷服务。通过政府政策撬动、企业让利惠民、金融活水引流的三方联动,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政策红利+品质消费”,实现了政、企、民三方共赢。
二是服务升级,实现1小时“一站式”换购体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推动政务服务与市场服务深度融合。依托销售门店,集成政策宣讲、产品展示、补贴申领、旧车回收、上牌销户、电池回收等6项服务功能,打造“消费服务客厅”。通过部门数据互通、业务流程再造,将原本需跨4个部门、耗时2-3天的办理流程,压缩至“1车+1手机+1小时”办结,形成了“门店即窗口、服务到现场”“一站式”办理机制,成功将全省5000余家街头巷尾的“小门店”,打造成了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大客厅”,赢得了商家认可和群众赞誉。
此外,辽宁省商务厅副厅长郭斌称,截至目前,辽宁省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消费者近250万人次,补贴金额达25亿元,直接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00亿元。在此过程中,该省不断探索以旧换新工作流程优化。目前,家电、手机等补贴资格领取核销渠道由2个拓展到10个;升级使用专用POS机后,消费者填报汽车补贴信息从17项缩减为4项;探索“T+5”预拨付模式,全力缩短商户垫资周期。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也表示,为切实缓解企业垫资压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家电以旧换新资金拨付工作中,除法定长假外,严格实行T+3垫付资金回款模式,每周一、周五定期将垫付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确保参与企业在不超过3天即可收到70%预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