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工今日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数据显示,公司单季度新签合同金额70.68亿元,同比下滑30.02%,前三季度累计新签合同额313.39亿元,同比下降21.92%。这份数据延续了二季度42.97%的同比跌幅,显示建筑行业整体承压态势仍在持续。
从业务结构看,房屋建设板块第三季度新签合同额34.5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3.71%,成为拖累整体数据的主要因素。基建工程板块相对稳健,同比下降4.87%至29.42亿元。专业工程板块下滑幅度最大,达到65.62%。值得注意的是,装饰工程和其他业务分别实现19.46%和73.90%的增长,但规模较小难以扭转整体颓势。
与此同时,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参与联合中标16.49亿元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氢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其中重庆建工负责的施工总承包费暂定16.37亿元。这个新能源领域的项目中标,与公司传统房建业务形成鲜明对比,或许预示着业务转型的方向。
分析认为,当前建筑行业面临多重挑战。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直接影响房屋建设业务,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则制约了基建项目的释放节奏。重庆建工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4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同时计提减值准备近亿元,反映出行业下行周期中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
不过,作为重庆市属国有建筑企业,重庆建工在资质、技术和区域市场方面仍具优势。公司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资质,累计获得28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国家级荣誉。在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政策导向下,公司长期发展基础依然存在。
此次中标的新能源项目,工期630天,虽然公司提示对当期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但进入可持续航空燃料这一新兴领域,可能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考虑到建筑行业周期特性,当前业绩波动或许更多反映宏观环境的影响,而非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变化。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