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净利润突破千亿,达到1019.7亿元,在国际油价同比大幅下挫的背景下,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油气净产量持续攀升,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巩固,展现出极强的盈利韧性和运营效率。
产量增长与成本优势并进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实现油气净产量578.3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7%,其中国内净产量达400.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8.6%,主要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渤中19-2等重点项目的持续放量。天然气产量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幅达11.6%,显示出公司在清洁能源布局上的战略成效。与此同时,公司桶油主要成本为27.35美元,同比下降2.8%,在全球油气行业普遍承压的环境下,这一成本优势成为抵御价格波动的关键屏障。
油价下行中的盈利韧性
尽管业绩亮眼,但需客观看待同比变化——净利润同比下降12.6%,主要原因在于外部市场环境。2025年前三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跌14.6%,公司平均实现油价为68.29美元/桶,同比下降13.6%。在此背景下,中国海油仍能实现超千亿利润,充分说明其“增储上产+精益管理”双轮驱动策略的有效性。油气销售收入虽同比下降5.9%,但资本支出同比减少9.8%至860亿元,反映出公司在项目节奏把控上的审慎与高效。
深水开发与战略布局深化
从长期视角看,中国海油的技术突破和战略投入正在释放红利。“深海一号”二期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超深水气田规模化开发能力迈上新台阶;海外方面,巴西Mero3、圭亚那Yellowtail等项目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持续深化。前三季度公司获得5个新发现,评价22个含油气构造,新增储量基础扎实。这些成果不仅支撑当前产量增长,更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总体来看,中国海油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央企龙头的稳健特质。面对油价波动,其以产量对冲价格、以成本管控提升效益的能力已得到验证。第四季度若国际油价企稳回升,公司全年业绩仍有进一步上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