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数据初步统计,截至记者5月14日发稿,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按照首次公告日,今年以来已有爱柯迪(600933.SH)、菱电电控(688667.SH)、天汽模(002510.SZ)等40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并购事件的公告,其中零部件企业成并购“主力”。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需求驱动下,多家公司积极参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重构,业务协同、供应链整合与技术升级成为主要诉求。
零部件企业成并购“主力”
根据数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14日,A股共有40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并购事件的公告。除汉马科技(600375.SH)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外,整车企业并购活动较少,而零部件企业成为并购“主力”。爱柯迪、天汽模、万向钱潮、浙江荣泰等多家零部件公司均在年内推出并购计划,其中不乏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内企业的产业并购。
菱电电控近日披露的交易进展公告显示,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北京兰之穹信息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合伙)等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江苏奥易克斯汽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4260%的股份。菱电电控表示,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均从事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业务,双方在市场资源、产品供应链及技术积累等多方面具有协同性。
4月29日,爱柯迪发布的交易草案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卓尔博(宁波)精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卓尔博”)71%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卓尔博在汽车微特电机精密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微特电机精密零部件领域内的优质企业。
爱柯迪表示,本次交易属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内企业的产业并购,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在主要产品、产业资源、全球化战略、研发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此举可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助力上市公司长远战略布局,将有效实现并购整合目标。
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投资顾问邢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技术壁垒快速提升,传统零部件企业需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以应对竞争;另一方面,新兴企业面临估值缩水压力,而并购成为资本退出的重要渠道。此外,政策层面鼓励“产业集中度提升”,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产业集群的并购整合可降低供应链冗余成本。
多因素推动并购重组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深度发展,零部件企业面临着技术迭代加速、产业链重构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升级、业务协同、供应链整合等成为许多企业的战略选择。
拓普集团(601689.SH)5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芜湖长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权已完成交割。“本次收购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占率。利用公司的经营管理优势及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提升目标公司盈利能力。”
领益智造(002600.SZ)今年4月披露的交易草案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科达”)66.46%股权。领益智造在汽车领域已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江苏科达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多家知名整车厂商的Tier1(一级)供应商。
“本次交易完成后,领益智造的汽车业务将实现从Tier2向Tier1的成功转型。本次收购交易完成后,领益智造将在战略、客户、出海等方面实现与江苏科达的高度协同。”领益智造方面表示。
此前,新铝时代(301613.SZ)发布的交易预案显示,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陈旺等19名交易对方购买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宏联电子”)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新铝时代表示,通过对宏联电子的并购,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业务版图,拓宽业务品类和产业覆盖;上市公司将与标的公司在产品品类、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供应链整合、成本优化等方面形成积极的协同互补关系,上市公司的产品矩阵将得到极大丰富。
行业并购或进入新周期
从近年来汽车行业并购趋势来看,汽车行业并购交易放缓,正在进入更加理性的阶段。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未来展望》显示,汽车行业2024年并购交易金额将近1681亿元,交易数量为528笔。相较于2023年汽车行业并购市场,2024年的交易金额和数量下滑逐步放缓,相较上年降幅分别为32%和3.6%。
其中,2024年整车制造领域并购交易数量为54笔,共计交易金额为478亿元,相较上年大幅下滑。2024年,汽车零部件领域交易数量为404笔,交易金额超1059亿元,交易规模相较上一年度降幅为16%。伴随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发展,零部件领域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及迭代成为并购交易的重要推动力。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表示,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由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汽车产业链参与者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电动化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化则是推动汽车产业迈向高端定位的核心动力引擎,中国车企仍需紧抓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大关键优势,布局前瞻技术研发和品牌价值拓展;另一方面,企业需在市场结构变化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路径及盈利增长点,这不仅要求企业坚持对产品的迭代升级和进行持续创新,更需要深刻洞察和把握消费者诉求的变化趋势;此外,全球化布局是中国车企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邢星认为,2025年汽车行业并购将呈现“技术并购常态化、全球化布局深化、跨界整合加速”三大特征。在技术层面,自动驾驶算法、固态电池等领域的并购将持续升温;在跨界层面,科技巨头可能通过并购传统车企或Tier1供应商,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生态构建。在整体态势上,汽车行业并购金额或将回升,但交易数量可能减少,行业或将进入“强整合、高门槛”的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