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盐业正悄然完成一场从成本结构到增长逻辑的深度重构,这家湖南盐业龙头,在2024年创下历史最佳盈利纪录后不到一年,便主动启动“过冬模式”——发布《落实过紧日子七条规定》,组织高管集体赴湖南钢铁对标学习降本经验,并将“极致降本”与“新质成长”确立为穿越周期的双轮驱动战略。
以极致降本提升效益空间
在传统认知中,盐业是典型的民生保障型行业,利润薄、弹性小。雪天盐业正试图打破这一标签。一年多来,公司从内部推动形成“人人算成本、事事讲节约”文化,截至目前,雪天盐业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治理效能跃升,降本创效超3.6亿元。
在雪天盐业旗下雪天包装的生产车间,从吹膜、制袋到印刷工序,员工们正各司其职,确保流程紧凑有序,时间控制精准。据介绍,今年,雪天包装的员工对包装尺寸和厚度重新设计测算,通过小试中试、性能评估、批量推广,对包装规格和材料结构进行精准调控、全面升级,节约原材料成本33万元,生产效率提升20%,并改善了封口温度与产品手感。
主动打破“降本是财务部门的事”的思维定势,节约也转化为穿越周期的底气:今年1—9月,雪天盐业非生产性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45.07%。一线员工则围绕生产工艺优化、能耗管控等提出改善建议近500条,采纳实施率达76%。
更具系统性的降本来自供应链重构。在采购端,雪天盐业成立集采中心,通过整合需求形成集中采购规模优势。在煤炭等大宗原料采购上采取“直签+竞价”组合策略。2025年1—10月,仅煤炭集采就创效超4000万元,中标价格较最高限价平均降幅达5.73%。
与此同时,雪天盐业大力推进智慧工厂和BI智能决策系统建设,以数智化转型赋能质量管控。九二盐业智慧工厂上线,实现碱产品合格率100%、制盐能耗再降2%;智慧供应链入选全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方案。公司建立食盐电子防伪追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两大系统协同运行,提升质量管控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其中,食盐质量追溯系统入选了工信部“数字三品”典型案例,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质量可控可溯。
从现场改善、流程优化到节能降耗,雪天盐业也实现“降本”与“提质”双向赋能。截至目前,雪天盐业通过精益管理推动主产品综合能耗较上年下降2.15%,煤炭集采单项创效4000余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4万吨,新能源产业营收持续增长,品牌价值突破184亿元。
向新而行拓展成长空间
“降本不是低端化,而是为品牌升级腾挪空间。”雪天盐业有关负责人表示,雪天盐业坚守“盐融文化”核心,以“创新驱动+质量引领”协同,推进高端化战略,调优产品结构,实现从“卖产品”到“创价值”的跨越。
作为“中国盐改第一股”,雪天盐业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依托雄厚技术积累,建成全国首条井矿盐零添加独立生产线,创新推出纯度高达99.7%的“松態997”生态系列产品,纯度远超国家优级标准,荣获全国首张“生态井矿盐”认证证书,树立行业品质新标杆。
在极致降本的同时,雪天盐业也以战略眼光布局高质量项目,用新质生产力培育第二增长曲线,让“过冬”成为转型升级的契机。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衡阳绿色低碳盐碱产业园连续两年跻身湖南省级“十大产业项目”,采用国际先进联碱技术与热电联产装置,构建“盐-盐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链条,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又补强省内盐卤化工产业链,为湖南千亿盐化产业集群添砖加瓦。
在新能源赛道上,参股子公司美特新材联合中南大学共建湖南首家钠电研究院,攻克钠电正极、固态电池材料技术,发力“锂钠齐飞”;旗下5000吨锂电正极材料智能生产线建成投产,钠电正极材料实现吨级销售。2025年7月,雪天盐业与复旦大学团队等共建未来纤维研究院,依托盐资源衍生新材料,拓展智能纤维新方向,推动盐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
“质量与成本并非对立,真正的质量领先,恰恰是建立在高效治理、精益管理、创新突破基础上的价值领先。”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公司获得第八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的荣誉,正是对这一发展逻辑的高度认可。无论行业周期如何变化,公司将坚持“新”而生的路径,不断培育穿越周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