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19:13:20 股吧网页版
上市银行三季报营收增速榜更迭:对公起量西部城商行强势崛起 东部农商行退居二线
来源:财联社

  10月31日,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完毕。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42家上市银行中仅有2家实现营收增速10%以上,分别为西安银行和重庆银行。

  对比2024年三季报,同样2家上市银行营收增速达到10%以上,分别为瑞丰银行和常熟银行。而纵观今年整个三季报营收增速榜单,地方城农商行整体依旧保持领先优势,但具体“领头羊”出现向西部城商行转移趋势。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当前零售承压、投资波动加剧背景下,对公业务能否快速起量成为银行增收关键“胜负手”。10月31日下午,某券商银行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得益于区位和地方战略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城商行近年来对公业务增量明显。

  两家西部城商行成为三季报增收“领头羊”

  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90亿元,同比增长39.11%;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7.40亿元,同比增长10.40%。Wind数据显示,这是今年三季报唯二实现营收增速10%以上的上市银行。

  其中,西安银行今年以来的营收发力尤其明显。财报显示,今年一季报和中报,西安银行的营收增速分别为8.14%和43.7%。重庆银行在今年一季度和中报分别录得营收增速为5.30%和7.0%。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安银行还因营收增速“过猛”被市场投资者广泛关注。今年中报,有投资者追问西安银行管理层“增速大幅超过公司往年以及今年同业机构”是何原因。西安银行董事长梁邦海回应表示,“主要得益于我行利息净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双增”。

  此外,Wind数据显示,其余29家上市银行今年三季报营收增速均为个位数,以及13家录得营收负增长。而去年三季报营收增速为负的上市银行仅为4家。

  另一方面,去年三季报以14.67%和11.30%营收增速“霸榜”的瑞丰银行和常熟银行,今年均退居二线。其中,瑞丰银行今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3.56亿元,同比增长1.03%;常熟银行今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90.52亿元,同比增长8.15%。

  对公业务能否起量成为增收“胜负手”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营收增速榜单变化的背后反映了银行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及业务路径的判断。“去年债市行情较好,所以几家债市投资规模较大的银行营收增速表现相对更好。”上述券商银行分析师表示。

  “今年债市波动加剧,银行还是需要回来主业上来寻找增量。”前述人士表示,另一方面,近年来零售信贷需求承压,当前各银行对于对公业务的重视程度反而大大提高。业内人士,当前对公业务能否起量成为增收关键“胜负手”。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日招商银行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强调,未来零售仍然是招行重点抓的方向,同时也要不断做强对公业务。

  三季报显示,作为今年营收增速最快的两家上市银行,西安银行和重庆银行的对公贷款规模均提升明显。其中,西安银行前三季度公司贷款余额2166.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8.60亿元,增幅37.04%;重庆银行前三季度公司贷款3,990.1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0.16亿元,增幅27.48%。

  10月30日,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针对重庆银行三季报表示,重庆银行对公贷款增长强劲,较年初增加27.48%为信贷增量的主要贡献,主要由于公司充分发挥区位和战略发展优势,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要产业信贷投放力度。

  此外,张一纬指出,重庆银行零售贷款较年初增加1.7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与对公贷款相比较为疲软,预计受居民需求偏弱叠加公司主动调整部分零售产品结构影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