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三季报出炉,光大证券最新点评来了
杭州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8.9亿元,同比增长14.5%,营收达288.8亿元,同比增长1.4%。尽管非息收入拖累整体营收增速放缓,但盈利仍维持两位数增长。光大证券对此发布点评报告,认为杭州银行在扩表提速、息差企稳和资产质量稳定方面表现亮眼,维持“买入”评级。
从经营数据看,杭州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成为支撑业绩的主要动力。截至三季度末,生息资产和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3.8%和12.7%,较二季度末均有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601亿的生息资产增量中,金融投资贡献了413亿,显示其非信贷类资产配置力度加大。与此同时,绿色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18.5%和10.7%,体现其对重点领域的持续倾斜。
负债端方面,存款同比增速为14.6%,其中个人存款同比大增28.3%,成为拉动负债增长的主力。尽管公司存款增速回落至10.2%,但整体付息负债成本持续下行,助力净息差测算值回升1bp至1.33%,呈现阶段性企稳态势。
非息承压但财富业务回暖,资产质量依旧坚挺
非息收入成为本季短板,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4%,主要受净其他非息收入下滑影响。其中公允价值变动出现近9亿元亏损,与三季度债市利率波动有关。不过,投资收益增加15.8亿元,反映其债券交易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2.6%,杭银理财产品余额已达5575亿元,较年初增长27.1%,财富管理条线正在逐步发力。
资产质量方面,杭州银行继续保持“低不良、高拨备”的特征:不良率稳定在0.76%,拨备覆盖率高达513.6%。虽然逾期率略有上升,但整体风险可控。资本充足率方面,因扩表加快导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小幅下降至9.64%,但仍处于合理区间。
我怎么看这家城商行?
说实话,这份三季报让我对杭州银行的印象又深了一层。在行业整体面临息差收窄、零售贷款乏力的大背景下,它还能保持14.5%的利润增速,实属不易。我尤其欣赏它在负债结构优化上的灵活性——主动拓展同业负债、压降成本,同时抓住居民储蓄意愿较强的窗口期做大个人存款,这说明管理层的策略非常务实。
当然也有隐忧。比如非息收入波动较大,投资收益依赖市场行情,短期难言稳定;零售贷款连续负增长也反映出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但从长期看,随着可转债转股落地,资本压力缓解,未来扩表空间依然可观。
技术面上看,股价近期处于震荡偏弱状态,主力资金有流出迹象,但PB仅0.9倍左右,估值仍在低位。综合来看,这不是一家爆发型银行,但它胜在稳健、执行力强。如果接下来经济复苏能带动信贷需求回暖,杭州银行完全有可能走出一轮修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