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间,杭州银行公告称,“杭银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被触发,公司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小银行普遍有补充资本的需求,且目前中小银行新发可转债的审批还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已经发行转债的银行对推动可转债转股较为积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宋钦章制图杭银转债触发赎回条款
5月26日,杭州银行股价以15.58元/股收盘,这触发了“杭银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普通股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

杭州银行近期股价走势
当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关于提前赎回“杭银转债”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杭州银行已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决定行使“杭银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对赎回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杭银转债”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全部赎回。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旦赎回条件触发,发行可转债的银行大概率会将其全部赎回。虽然“杭银转债”的相关条款显示,如果上述赎回条件触发,发行人将有权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但上述业内人士称,历史上部分赎回的案例并不多——“从其他银行的情况来看,是没有部分赎回的这种案例的”。
所谓可转债,是一种在一定期间内可依据约定的条件转换成股票(即“正股”)的债券,转换成股票之后,可转债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普通股股东。通常而言,可转债在发行时会约定赎回条款,比如当公司股票正股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一般是转股价格130%)时,发行人可按照事先约定的赎回价格买回发行在外尚未转股的可转债。
据了解,银行发行可转债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核心资本,促成债转股的意愿较为强烈。而上述赎回条款一旦触发,将更有利于促成可转债转股。
根据华泰证券研报分析,由于赎回触发时转债平价已经很高(一般超过130元),赎回价一般仅略高于面值,这时接受赎回显然不是最优选择。赎回触发后,会有公告提示和2至3周不等的交易时间,供投资者卖出或转股,最终实现转股。
可转债的赎回条款其实也是发行人的一项权利,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在现实中,除非触发赎回条款或出现负溢价、到期等情景,可转债投资者一般不会主动转股,因而赎回条款实际上是发行人在股价上涨后促成转股的约束性条款。
业内:目前贴近赎回价的转债银行吸引力强
戴志锋表示,当前中小银行普遍有补充资本的需求,且目前中小银行新发可转债的审批还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已经发行转债的银行对推动可转债转股较为积极。
他告诉记者,银行推动可转债转股有这样几种途径:一是通过基本面韧性、业绩确定性,吸引投资者,推动正股股价上涨;二是寻找股东等大资金支持。“目前贴近赎回价的转债银行普遍业绩较好,或者呈现业绩改善态势,因此吸引力较强。”
当前市场上的存量银行可转债并不多,仅有10只。这次除了“杭银转债”触发了强制赎回条件之外,“南银转债”的状况同样引人注目,后者也具备较高的触发赎回可能性。

南京银行近期股价走势
“南银转债”的转股价格是8.22元,赎回触发价格是10.69元。截至5月26日收盘,南京银行的股价为10.69元,这是过去10个交易日内第6次触及或超过赎回触发价格。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两家银行股今年都走势不错且最近也出现了成交量逐步放大的情况。
东吴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在微信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资金博弈这类股票的原因。他认为,首先,强赎与否本身存在不确定性,一旦预期强赎的标的决议递延强赎,转债侧转股溢价率短期将显著修复,同时正股价格短期也会由于不再担忧转股抛压,而有所修复;其次,触及强赎线的标的本身意味着近期(向上)波动较大,资金可以攫取高波动带来的超额收益;再者,接近强赎标的往往呈现负溢价率,伴随存量规模下降,大量转债主动转换成股票并在二级市场抛出,形成大量资金显性交易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