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净利微增,长江电力交出“稳”字答卷
长江电力(600900.SH)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81.93亿元,同比增长0.60%,这一数据在水电行业整体面临季节性波动与电价调整压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尽管同期营业收入小幅下滑0.89%至657.41亿元,但利润仍实现正增长,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资产运营效率上的韧性。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0.79%至282.07亿元,说明主业盈利能力并未依赖非经常性收益,经营质量保持稳定。
不过细看单季度表现,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8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16%,成为拖累整体增速的主要因素。这可能与汛期来水不及预期、发电量波动或财务费用上升有关——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高达71.61亿元,对利润形成一定压制。与此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28.95亿元,同比下降9.98%,也反映出运营端面临阶段性压力。
资产结构优化,大股东持续增持释放信心
从资产负债表变化来看,公司正在经历一轮结构性调整。截至三季度末,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大幅减少79.44%,而长期借款增加10.39%,说明公司正将债务结构向长期化转移,有助于缓解流动性压力。与此同时,货币资金同比增长57.24%,为后续投资和分红提供了充足弹药。尽管流动比率仅为0.22,速动比率0.21,短期偿债指标偏低,但这在重资产型公用事业企业中较为常见,不宜单独解读。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三峡集团在10月29日前累计增持长江电力9070.38万股,耗资25.31亿元。这一动作不仅是对当前估值的认可,更是对公司长期战略地位的坚定支持。结合其持股比例升至41.28%,控股权进一步巩固,也为未来可能的资产注入或资源整合埋下伏笔。
我怎么看长江电力的这份成绩单?
说实话,看到前三季度净利仅增0.6%,第一反应是平淡。但在电力行业整体承压、尤其水电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的今年,这份“稳”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我始终认为,长江电力的核心价值不在于高增长,而在于极高的确定性和分红稳定性。目前市盈率(TTM)约21.3倍,市净率3.15倍,虽不算便宜,但考虑到其62.48%的毛利率和多年稳定的派息记录,仍是机构配置型资金的优选。
技术面上,股价近期处于强势区间,主力五日净流入达4.72亿元,说明有资金在逢低吸纳。虽然短期面临28.56元的压力位,但我更关注它能否守住27.03元支撑。只要基本面不恶化,每一次回调都可能是布局良机。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份惊艳的财报,但足够扎实。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里,能提供确定性回报的资产,本身就值得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