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类似奢侈品,关键是品牌。
长江电力是收租。
$长江电力(SH600900)$
$贵州茅台(SH600519)$ //@茶叶爱茶 :翻翻之前的贵州茅台,有大量类似的文章想去证明茅台就应该一直涨,可事实了?



从古至今,收租都是最好的生意。
我理解的收租:让钱生钱叫利息,让钱以外的其他资产生钱叫收租。
所以收租的前提,是必须有非货币的底层资产支撑(当然,广义上说,利息也是一种租金,所以银行的生意也是收租)。
长江电力的生意模式是某种形式的收租,下文用同为收租的物业来做对比说明。
物业进入小区后,只要楼房不倒、里面还有人居住,就能一直掐着时间收物业费。
物业的运营模式:维护和保养小区的基础设施,为业主提供软硬件服务,小区业主向物业支付服务费。
物业收的租,底层资产是小区基础设施,客户(收租对象)是业主。
同样,水电的大坝一旦建成,只要大坝不倒、河水不断流,就能一直发电,一直收钱。
水电厂的运营模式:维护和保养发电设施,向电网销售电力,获得售电收入。
水电厂收的租,底层资产是水和大坝,客户(收租对象)是电网。
比较这两个行业,就会发现它们不涉及购买原材料、生产加工、广告推销等制造业必备的环节,所以天生没有与生产相关的直接成本和中间成本,结果就是毛利率相当高。
两者的区别:物业属于服务业,水电厂则同时整合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势。
服务业的目标是让服务对象满意。
实际操作起来,人多口杂,不可能人人都满意,不满意的人还会到处散播不满意的理由,结果就是服务业的隐性成本(管理成本)很高,很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举个例子,某个景点很好玩,但是因为停车规划、酒店档次等不合理,导致很多重视体验的人“再无下次”。
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要从业主的口袋里掏钱,而业主总觉得物业啥事没干,只是收钱积极,所以虽然生意模式好,但是服务对象刁钻,这个钱不太好收。要员工嘴甜能受气,还要切实做出些对小区有益的事来,让业主心服口服,这是要付出成本的。
水电厂没有加工制造相关环节,这是服务业的优势(不需要投入原材料,毛利率高),目标是发电卖给电网,不需要直接和最终消费者打交道(不用洞察消费者,不用广告推销,管理成本低),这是纯制造业的优势。
从古代的地主,到今天的房东,收租是一个古老但是高收益的生意。
长江电力的收租以水和大坝作为底层资产。水是免费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大坝的设计寿命长达百余年,折旧年限为40-60年,折旧完成后尚存一半的寿命。
底层资产很便宜,维护成本占比很小,毛利率自然高。
收租对象是国家两大电网,相当稳定,和销售有关的管理成本完全没必要。
和人一样,有的公司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长江电力独特的收租生意模式,就是它的金钥匙。
#社区牛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