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刚刚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在11月17日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承诺2025至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75%,且每股分红(DPS)不低于2024年水平。与此同时,公司还披露了下一个五年的战略蓝图:重回增长轨道,目标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和行业均值。这一系列动作,不只是喊口号,而是从战略到回报的一整套闭环设计。
在这次投资者日活动中,伊利明确了“品质领先、横向拓展、纵向升级”的核心战略方向。过去五年,公司在疫情扰动、消费趋稳、新渠道崛起的背景下,强化了研发、供应链和营销体系,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而接下来的五年,增长重新成为主旋律。具体来看,液奶业务有望在2026年率先实现正增长,成人营养与奶粉继续巩固优势,其中金领冠单品冲击市场份额第一,整体奶粉板块目标市占率突破25%。低温产品则聚焦盈利改善。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增长极:功能营养、深加工和国际化。功能营养将从基础向高附加值转型;深加工目标五年内国内营收破百亿,十年内全球百亿,利润率维持在5%-10%;海外如印尼、泰国、澳洲市场,则设定双位数年均增长目标。
我最看重的,是这次战略背后传递出的两个信号:一个是“真金白银”的股东意识,另一个是理性务实的增长逻辑。75%的派息率,在当前A股消费板块中属于极高水准,尤其对于一个仍在扩张期的龙头企业而言,这并不常见。这意味着管理层愿意把更多利润回馈投资者,而不是盲目投入低效扩张。结合当前股价对应的2026年股息率预计达4.7%,这个数字在低利率环境下极具吸引力。中金测算其目标价32元,仍有8%上行空间,评级“跑赢行业”,并非没有依据。
但从我的角度看,真正的挑战仍在于执行。液奶行业整体增长乏力,能否靠结构升级拉动总量?奶粉虽有高端化路径,但市场竞争白热化,尤其是国产替代进程是否可持续?国际化看似前景广阔,但地缘复杂、本地化运营难度大,百亿目标需要极强的资源匹配能力。另外,原奶价格若反弹过快,也可能挤压毛利率空间。
不过,伊利的优势恰恰在于体系化能力——供应链效率、品牌厚度、渠道纵深,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被颠覆的。它没有追逐风口讲故事,而是选择在基本盘上做深做透,同时用稳定的分红建立市场信任。这种“稳中有进”的策略,在当下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反而显得更加稀缺。
说到底,一家企业能走多远,不只看战略画得多大,更要看能不能兑现承诺。伊利现在既定了增长目标,又锁定了股东回报,等于把自己放在了聚光灯下。接下来,就看业绩能不能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