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伊利股份(600887.SH)(下称“伊利”)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交流会,公司董事长潘刚在会上谈到对国际化业务的看法,副总裁张占强向投资者分享了公司出海业务的战略规划。在全球贸易政策多变背景下,伊利肯定了发展国际化业务的重要性,会在行动上充分评估风险,“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2024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亿元,海外业务具体营收未在财报中披露。潘刚坦言,客观来说,海外业务在财务报表层面对公司的贡献还比较小,且由于乳制品产业链条复杂,公司对国际化业务不抱着会突然爆发性增长的预期。
但潘刚认为,伊利想成为全球领先的乳制品企业,国际化是必经之路,而乳制品的出海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些年公司在海外的产业建设以及对经营模式的探索,在未来五年一定能够显现出效果”。
有投资者在问答环节提问,伊利对海外市场具体是如何规划的。伊利集团副总裁张占强表示,公司整个国际供应链已相对成型,正在走向成熟。相较集团整体而言,伊利的海外业务体量还不是很大,但这些年也一直保持着双位数增长。“公司对海外业务发展,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据张占强介绍,目前伊利在全球建立了15处研发创新中心,在印尼、泰国均设有能源工厂,澳新本土也有西部乳业和大洋洲乳业,这些都为公司的国际化业务扩张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伊利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从原料供给到扩充冷饮、奶粉等业务,商业模式日益成熟使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具体来看,伊利在东南亚市场主要聚焦在冰激凌业务,2024年实现了13%的增长,旗下冷饮品牌进入印尼和泰国冷饮市场前三。奶粉业务方面,去年公司在海外实现了68%的增长,并通过旗下澳优品牌进一步推进国际化。
澳优旗下佳贝艾特多年稳居全球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第一大品牌,目前已经出口到中东、俄罗斯和美国,并在中东地区取得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澳优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羊奶粉的国际业务实现收入约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2%,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贸易政策多变,为许多公司的出海业务蒙上一层不确定性。
张占强提到,国际化一直是伊利的重要战略,通过多年出海布局,公司已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些运营模式,如在海外成立了本土市场研发中心,结合当地的消费需求研发产品。“目前在泰国和印尼市场已经比较有心得,接下来希望把这些经验能够复制到其他有消费潜力的国家,开拓更多的市场”。
“在进入一个新市场之前,公司会充分地评估业务的可行性和潜在的风险。”他以伊利进入非洲市场的过程举例,公司先以冰淇淋品类在坦桑尼亚进行试水验证需求后,再进行长期布局。张占强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深入研究更多的市场机会,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