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卖的股份完成过户,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鄞州捷伦彻底退出,杉杉股份的股东结构正在经历深刻重塑。与此同时,一场围绕杉杉集团重整投资人资格的诉讼纠纷浮出水面,让本已复杂的重整进程再添变数。
根据杉杉股份最新公告,鄞州捷伦持有的2958万股公司股份已完成司法拍卖过户手续。这次变动导致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26.17%降至24.85%,跨越了5%的整数倍变动门槛。值得注意的是,鄞州捷伦在这次过户后不再持有任何杉杉股份股票,这意味着郑永刚家族在公司的持股结构进一步简化。
就在股权变动的同时,杉杉集团重整计划遭遇意外挑战。据达摩财经报道,赛迈科先进材料公司已向破产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9月29日签署的杉杉集团《重整投资协议》无效。赛迈科声称,其与江苏新扬子商贸组成联合体参与了前两次重整投资人遴选,凭借特种石墨与杉杉负极材料业务的产业协同优势成功入围,但最终却被排除在重整投资协议之外。
这种产业协同性的争议值得关注。赛迈科方面强调,作为主营特种石墨的企业,其与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高度契合,而顶替者主营偏光片,与杉杉核心的负极材料业务协同性相对较弱。按照杉杉集团管理人6月发布的意向投资人招募公告,确实明确要求意向投资人应具备与杉杉股份产业及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重整投资方案中的资金安排同样引发讨论。根据披露,任元林的新扬子商贸最低只需出资约10亿元即可控制这家3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在获得23.36%杉杉股份股权所需的32.84亿元总对价中,新扬子商贸作为第一大有限合伙人仅需出资约10.22亿元,新扬船出资的15.33亿元后续可招募其他投资者承接。这种结构设计显示出重整投资人在资金运用上的巧妙安排。
杉杉股份自身的业务基本面依然稳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9.59%。作为全球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量第一和全球最大偏光片供应商,公司在新能源材料和高端显示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当前杉杉股份股价表现波动较大,10月20日单日上涨7.26%至13.30元,但此前连续多日出现融资净偿还,累计金额达2.45亿元。这种股价的剧烈波动反映出市场对杉杉系重整进程的不同预期和判断。
杉杉集团重整案的核心矛盾似乎集中在产业协同性与资本运作效率的平衡上。一方面,产业投资人的专业能力被认为对杉杉股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资本方的资金实力和运作效率同样关系到重整计划的顺利实施。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优解,成为考验各方智慧的关键。
随着第三次债权人会议的临近,这场围绕重整投资人资格的争议如何收场,将直接影响杉杉股份未来控制权的归属和战略发展方向。对于这家在新能源材料和偏光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而言,稳定股权结构和明确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