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众多头部外资乳企聚集在这里参展,包括雀巢、达能、阿拉福兹、恒天然等。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乳制品消费市场,因此对于外资乳业而言,中国市场是重要的海外市场。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就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五年,我们希望中国成为达能全球第一大市场。这源自于我们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
从行业发展来看,中国乳业此前三年乳制品进口量连续下滑,今年止跌回升,生牛乳价格企稳。更重要的是,中国乳业正在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更高附加值、更高端的乳制品在消费者中渗透率还不高,认知度较低。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博会期间,乳企的展品及高管们的发言还透露出一个趋势信号:消费者们不仅仅要喝好奶,还更注重奶制品的功能性和情绪价值。
行业复苏:进口量连续三年下跌后回升
众所周知的是,过去几年国内乳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去年,在原奶端,国内原奶阶段性过剩,原奶价格持续走低。在进口端,去年全年进口各类乳制品数量同比减少9.5%;在产量端,同期,国内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1.9%。
不过,今年以来,国内乳业开始加速回暖。“2022年至2024年,有三年时间,中国乳制品进口(量)有所下降,但今年以来,乳制品进口重新实现了正增长。”日前,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新形势下我国乳业优化升级发展政策宣讲会上,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说。

曹德荣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根据宣讲会上披露的一组数据,2025年1至9月份,中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约200万吨,同比增长3.3%,进口额9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除了进口端的回暖,生牛乳的价格也逐渐企稳。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9月份,奶业主产省份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3.03元,环比涨0.3%,预计生鲜乳收购价格企稳运行。
“今年上半年,非常高兴看到比较积极的信号,比如生牛乳的价格已经企稳,在一些地区牛乳的价格在往上去,本身代表整个行业的复苏。”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及可持续发展高级副总裁方军涛在宣讲会上说。

方军涛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但也要看到的是,并非所有品类的乳制品进口量都在回暖。中国奶业贸易月报10月分析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液态奶进口量同比减少6.1%,进口额同比增长2.6%,干乳制品进口量同比增长6.7%,进口额同比增长了17.8%,其中奶油、奶酪、婴配粉进口额分别增长了36.3%、17.8%、14.3%。
从具体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干乳制品的进口量占到了全部乳制品的超70%,成为了进口的主力军。在进博会期间,记者在逛展时发现,外资乳企也更多展出了干酪制品相关产品,例如阿拉福兹首发了两款涂抹奶酪新品,达能集团展出了爱他美多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
乳业转型:消耗过剩产能,改善产业结构
虽然复苏的信号令中外乳企都感受到了一些信心,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乳业还在转型之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中国乳业正处于转型期,从规模扩张转到高质量发展。在行业转型期,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共生的挑战,比如需求不断分层、市场结构更加优化、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等。”方军涛说,同时,新技术、绿色低碳转型也提供了很多新的打法。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乳业正在转型升级,一方面消耗过剩的产能,另一方面改善产业结构,通过更多高端化、更具有附加值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升级的需求。”尼尔森IQ中国公司商务总经理郑冶在宣讲会上说,目前量价齐升的品类只有低温鲜奶,而消费者对于奶制品更深层次的方面,比如奶酪有更多的营养成分、食用场景,还没有清晰的感知。
不过,近些年尤其是今年以来,奶酪逐渐找到了在消费者中推广开来的一条路径——餐饮渠道的应用。上半年,主营奶酪产品的妙可蓝多餐饮工业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了超36%。恒天然原料业务中国销售总监英昌武在宣讲会上称,2025年奶酪行业从目前来看已经触底反弹,零售仍然面临挑战,但餐饮渠道增速很快。“人均奶酪消费总量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餐饮增长,餐饮增长很大一部分受新式茶饮、咖啡、披萨及冷冻烘焙业务的带动。”
另外,乳业在消费端的一大趋势则是更讲究功能性和情绪价值。“(我们)关注到消费端的转型,比如消费者不仅要喝上奶、喝好奶,现在要喝更具有功能性,能满足特殊需求的奶,以及下一步情绪消费带来的一些新商机。这些对于我们乳企,包括所有食品企业来说都是新话题,也代表着新机遇。”方军涛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达能集团首发三款健康老龄创新产品,正是瞄准功能性赛道,包括调节肠道微生态“年轻化”、减缓记忆力下降等功能。
而情绪消费这一趋势关键词也被其他众多发言嘉宾提及。郑冶表示,现在年轻人一方面很理性,在意价格,同时又在意自己的情绪满足和体验感。“在过去几年,如果问消费者情绪价值的重要性,基本都是在五名开外,今年对于情绪价值的满足已经上升到第二名。所以未来(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把好产品跟消费者建立连接,满足消费者的情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