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5月27日讯(记者陈琼)5月23日至25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三十一次年会在南京举办。奶酪成为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备受关注的巨大趋势型赛道,在5月24日下午举办的“2025奶酪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共同分享中国奶酪的现状及未来,奶酪产业创新发展成为行业关注重点。专家同时指出,奶酪发展对于化解乳业结构性矛盾的积极意义,将成为消耗原料奶及解决奶源相对过剩的蓄水池或调节器。
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郭慧媛教授主持。作为国内资深奶酪研究专家,郭慧媛表示,去年的年会上,她同样主持了乳业协会的奶酪论坛。一年之后,中国的奶酪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不断创新,供应链不断完善,消费者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中国奶酪在整个乳制品行业中更快奔跑的表现。
大会上,妙可蓝多首席战略官任松回顾了妙可蓝多九年前创立之初中国奶酪市场的状况。他指出,奶酪赛道从曾经的无人问津变成今天的万众瞩目,成为黄金赛道。当下整个乳制品的产业格局,正是奶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奶酪从过去的儿童零食产品演变为家庭餐桌、餐饮企业、全年龄段成人的多元化全场景健康食品,跟奶酪企业不断践行产品创新,构建自主供应链体系紧密相关。
任松认为,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改变的仅仅是对美好生活的重新定义和描述。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需求也不会变,改变的只是希望这样的优质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妙可蓝多副总裁马晨做了题为《健康管理新需求,乳品消费新逻辑》的主题演讲。她从“国家喊你来减肥”的宏观大趋势着手,分析了未来乳制品领域三大新增量的“潜力股”:分别是低温乳品、功能性乳品和奶酪。
马晨指出,大量的西餐厅存在、新式烘焙茶饮产品与奶酪的高度紧密结合以及妙可蓝多奶酪休闲食品的大规模市场需求量足以证明,中国是“隐形的奶酪消费大国”。面向未来,奶酪的创新发展第一需要“扎下去”,进一步促进奶酪休食化的产品创新,让更多人吃上奶酪;第二要“冲上去”,让奶酪进入更多的餐饮餐桌;第三要“走出去”,让奶酪成为“美味搭子”,走向更多的消费场景。
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英昌武分享了软质奶酪的市场洞察及机会。他认为,在全球零售市场,奶酪的主要品类预计持续增长,软质奶酪的销售份额不断扩大。英昌武重点揭示了在日韩等国家,以马斯卡彭、奶油奶酪等产品为代表的软质奶酪的创新应用。软质奶酪在餐饮领域可用于披萨、意面(如奶油奶酪酱)、沙拉(菲达)、甜点(马斯卡彭提拉米苏)、火锅酱料、奶盖、日式寿司等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文分享了奶酪发展对于化解乳业结构性矛盾的积极意义。他指出,奶酪加工业是乳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奶酪是奶业发达国家的主导乳制品,年人均消费15公斤以上。而我国年人均消费奶酪却只有200克,市场空间巨大。对整个上游产业端来说,奶酪是大量消耗原奶的产业。国外大约有50%的原料奶用于生产奶酪,奶酪的发展将成为消耗原料奶及解决奶源相对过剩的蓄水池或调节器。
当下,我国的奶酪消费快速增长,主要以西式快餐消费和奶酪食品原料使用所带来。目前,我国的奶酪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每年消费35万多吨,其中进口17万吨。我国自主奶酪的生产空间巨大。今天的中国奶酪产业,应用空间广泛,可消费场景丰富,消费者接受度越来越高,奶酪再次进入新的高速成长期,将迎来最佳的发展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