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电子这事儿,最近有点东西。2025年三季报刚出,乍一看营收和利润同比都在往下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直接腰斩还多,看着挺吓人。但你要是真懂行,就得往细了看——特别是25Q3单季数据,收入一下子干到30.14亿,同比涨了快98%,这个拐点信号太明显了。剔除掉去年航天电工这块并表带来的口径差异,整体主业其实在加速跑。
我琢磨着,市场对这类军工电子企业的节奏得有数。交付周期摆在这儿,上半年可能压货、下半年集中放量是常事,所以单看前三季度总量容易误判。真正关键的是三季度这个爆发式增长,说明下游需求在兑现,尤其是航天系统那边的订单正在进入密集交付期。再加上国家现在搞高强度发射常态化,空间站、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这些大工程一个接一个,背后都离不开航天电子这种做惯性导航、测控通信、集成电路的“卡脖子”环节供应商。
更值得聊的是它的业务布局。这家公司不光是传统航天配套大户,无人机这块也早就有“飞腾”系列精确制导产品,还是航天科技集团唯一的总体单位,技术底子厚实。现在低空经济炒得热,其实人家已经不是概念阶段了,是有真实产品和资质的。而且作为央企背景的企业,在本轮央国企改革和专业化整合的大背景下,资产重组和增资动作可能会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主业,提升效率。
二级市场上也能看出些端倪。最近连续7天融资净买入,累计快一个亿的资金往里冲,说明杠杆资金在积极进场。虽然股价这几天波动不小,但一批主流ETF和公募基金三季度还在重仓持有,包括前海开源、兴业、广发等多只产品都把它列进前十大持仓,机构关注度没减。
还有个细节,中信证券直接把评级提到“买入”,给的目标价14块,按现在11块出头的价格算,还有不小空间。他们依据的不只是短期反弹,而是结合行业趋势、公司技术壁垒和未来三年航天任务密度做的判断。市盈率看着高,动态130多倍,可这类企业往往前两年投入大、业绩平,一旦进入批量交付期,利润释放会很快。
说到底,这票能不能起来,核心还是看后续订单落地和资产整合进展。目前来看,技术实力摆在那儿,赛道又是国家重点方向,只要执行跟得上,长期潜力确实有内味儿了。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