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17日从石化油服获悉,公司近日于上海举办“石化油服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暨海上业务反向路演交流活动”。披露数据显示,2025年1—9月石化油服实现营业收入551.6亿元,同比增加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达31.1%,显示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达到822.1亿元,其中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26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0%,市场开拓成效卓著。
石化油服通过加强资金运营和应收款项管理,实现了经营现金流量的显著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0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7.3亿元。同时,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9月末为87.8%,较去年末降低1个百分点,财务状况呈现稳健向好态势。这些经营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其持续优化市场布局、统筹资源配置,以及在成本管控方面的不懈努力,前三季度百元收入营业成本同比净压降0.44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财务支撑。
当前,我国正大力加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石化油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海上业务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其全资子公司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化唯一专业从事中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海上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47.8亿元,同比增长46%,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面向“十五五”,石化油服制定了清晰的海上业务发展蓝图。公司计划通过装备引进和技术升级,进一步拓展深水钻井、海洋物探等高端业务。技术方面,中国石化首套自主研发的科学钻井系统Idrilling(应龙)实现在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藏规模应用,累计应用近500口井,实现应用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9%,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3%,助力公司实现“数智赋能,智创未来”愿景。根据睿咨得能源咨询公司预测,未来五年东南亚、中东和西非市场海上油气行业投资规模将维持增加态势,钻井平台和船舶需求将保持高位水平。石化油服凭借其52年的技术积累与改革积淀,已形成较完备的海工服务能力,拥有钻井平台11座、物探船7艘等地调船2艘及服务船16艘,为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当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市值管理已成为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石化油服坚持以“产业合作+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发挥融资功能,提升公司市值。2025年上半年,石化油服顺利实施完毕上市以来首次A股回购,累计回购A股2236.62万股,H股492.8万股,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同时,石化油服发布公积金补亏方案,依次使用母公司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用于弥补亏损,为现金分红创造条件,成为国内首家发布该方案的国企上市公司。
面向“十五五”,石化油服表示,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坚持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个转型,实施价值引领、创新驱动、市场开拓、产业焕新、人才强企、绿色低碳“六大战略”,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技术先导型油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