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股份(600869)正悄然完成一次关键转型。围绕“电能+算力+AI”的战略布局,公司不仅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高增长,更是在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赛道拿下了全球顶尖芯片企业的供应商代码——这意味着它正在从传统电缆制造商,迈向高端智能制造的核心供应链。
今年上半年,远东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9.76亿元,同比增长14.38%,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收入达81.02亿元,环比增幅高达66.24%;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1.44亿元,同比暴涨210.60%,二季度单季净利0.98亿元,环比翻倍有余。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也大幅增长至4.33亿元,同比增长超两倍。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其“智能缆网为主体,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为两翼”战略的持续落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人工智能、算力和机器人新兴市场,远东股份已形成“电源侧筑基+装备侧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液冷技术、高速铜缆、多模光纤、HVLP铜箔、AI服务器配套电源等新产品线快速推进。仅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就贡献了4.87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04.61%,第二季度环比增速更是惊人地达到377.25%。这种指数级增长,说明公司的技术迭代和客户导入节奏正在加速。
客户资源方面,远东已为中国电信京津冀数据中心、阿里乌兰察布云数据中心、百度阳泉云计算中心等200多个大型项目提供支持,并成功进入全球顶级AI芯片公司及国内领先算力芯片企业的供应体系,实现车载线、电源线批量供货,同时多个高端产品如智驾数据传输线、液冷板等正处于测试导入阶段。如果后续顺利量产,有望进一步提升毛利率和市场份额。
看到这些进展,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家公司。过去我们习惯把它当作一个传统的电线电缆企业来看待,但现在的远东,已经把触角伸向了AI基础设施最核心的环节。尤其是在高速连接、液冷散热这些高壁垒领域取得突破,说明它的研发能力和产线响应速度远超同类企业。
天风证券给出的“买入”评级并非没有道理——预计2025到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从2.91亿跃升至9.03亿元,三年接近三倍增长。虽然当前股价有所回调(最新价6.70元,跌幅4.96%),但若成长逻辑持续兑现,估值修复空间依然存在。
当然也要保持清醒:目前仍处于投入期,盈利结构尚不稳定,且面临股东质押、市场波动等风险。但我认为,只要它能继续绑定头部客户、深化在AI硬件端的技术卡位,远东股份或许真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被低估的“算力基建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