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科技全资子公司拿下西安大单,中标金额高达8.66亿元——这个消息在11月24日午后迅速传开,直接点燃了资本市场对这只个股的关注。根据公告,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西安河山锦绣府项目施工一标段”,项目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总建筑面积约10.54万平方米,涵盖5栋住宅、2栋配套商业及1栋物业管理用房,其中地下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中标价格为8.661575亿元,工期为1340天。
这一项目由西安中新沁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起招标,属于区域重点开发工程之一。从建筑规模和投资体量来看,属于典型的中大型住宅类施工项目。对于主营工程建设及咨询服务(占收入比重达86.88%)的同济科技而言,这笔订单不仅体量可观,且与其核心业务高度契合。公司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将按流程推进合同签署,最终条款以正式协议为准。
看到这条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难怪今天股价能涨超5%,盘中报收16.06元,成交额接近1.78亿。这波行情显然不是偶然。翻看股东结构变化才发现,兴证全球基金旗下三只产品已在2025年三季度集体新进成为其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达2475.01万股,占流通股近4%。尤其是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与兴全合宜,仅按当日涨幅计算,就带来超千万元的日均浮盈。
这说明什么?机构资金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虽然不能断言这是长期重仓布局的开始,但至少反映出专业投资者对同济科技当前估值水平和业务承接能力的认可。特别是在地产链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还能斩获超8亿施工订单,本身就具备一定信号意义。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谨慎。这笔中标尚未签订正式合同,后续执行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建筑业本身毛利率偏低、回款周期长的特点也没变。但对于一家主业清晰、背靠同济大学技术资源的老牌上市公司来说,能在西安这样的新一线城市拿下项目,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拓展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中标既是业绩支撑点,也可能成为情绪催化剂。短期看利好兑现,中长期还得看项目落地节奏和现金流表现。至于那些已经进场的基金们——他们赌的不只是这一单生意,更是整个建筑科技化、绿色建造趋势下,同济科技能否走出差异化路径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