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间,上海机电(600835)发布公告称,此前在联交所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斯米克焊材67%股权的计划已告失败——为期近一个月的挂牌期满后,未征集到任何意向受让方。面对这一结果,公司决定“降价促销”:第二次挂牌价格定为2.62亿元,较首次挂牌价2.91亿元下浮10%,相当于以评估值打九折寻求接盘方。
这宗股权转让的背后,其实早有伏笔。根据上海机电今年9月披露的信息,斯米克焊材的生产经营场地已于2024年被政府收储,失去了继续生产的物理基础。更关键的是,焊接材料业务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与公司当前的战略方向背道而驰。退出该领域,既是顺应环保趋势,也是聚焦主业的必然选择。
从财务角度看,这笔交易对上海机电颇具吸引力。若能在2025年内以底价完成转让,预计将增加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约1.86亿元。这笔钱不仅能补充运营资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业绩压力。毕竟,过去几年公司的经营并不轻松:2022至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再降6.22%,净利润也下降了3.23%。
我一直在关注上海机电的转型路径。这家公司主营电梯、冷冻空调设备等制造业,本就处于竞争激烈、利润率偏低的传统行业。如今又面临整体需求疲软的大环境,剥离非核心、低效资产是明智之举。但问题在于,市场是否买账?
第一次挂牌无人问津,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即便是在国资交易框架下,2.91亿的价格还是让潜在买家望而却步。现在降价到2.62亿,看似诚意十足,但我仍存疑虑:一个已经停产、土地被收储的企业,其估值逻辑还能成立吗?所谓的“评估值”是否还具备现实参考意义?
更值得思考的是,这次股权转让折传统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普遍困境——资产处置难。很多老业务虽然不再符合战略方向,但历史包袱重、资产流动性差,想甩也甩不掉。上海机电还算幸运,至少还能通过挂牌方式尝试变现。可一旦市场冷淡,这些资产就会变成账面上的“沉没成本”。
目前来看,投资者对这一消息反应相对平淡。今日股价上涨4.89%,报收28.29元,成交额超12亿元,但这更多可能是受大盘或板块情绪驱动,而非此次股权转让带来的直接利好。
在我看来,上海机电的战略方向没错,但执行节奏需要更灵活。与其执着于一次性出售,不如考虑分拆、合作重组或其他方式盘活资源。毕竟,在资本市场上,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进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