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牛人计划#
当海南华铁9月30日晚一纸公告宣布终止与“杭州X公司”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时,市场没有太多意外,反而泛起一阵“果然如此”的调侃——这场从签约就充满疑点的“算力大单”,终究没能演完下半场,活脱脱成了一出漏洞百出的资本搞笑剧。$海南华铁(SH603300)$
要知道,37亿元的算力订单绝非小数目。放眼整个杭州,能掏出这笔钱采购算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要么是阿里云、网易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要么是深耕AI训练的头部科技公司,普通企业别说“买得起”,连消化这么大规模算力的业务需求都未必存在。而海南华铁口中的“杭州X公司”,自始至终用一个模糊的“X”代替,既不披露公司全称,也不说明其业务背景、资金实力,仿佛在刻意隐藏什么。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家“X公司”从签合同到订单终止,连一笔实际采购都没发生。海南华铁自己在公告里承认,“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合着37亿的“大单”,从头到尾只是一张空文?结合海南华铁的业务底色,这场闹剧更显荒诞:公司原本主营应急设备租赁,去年5月才半路出家“蹭”上智算赛道,短短一年就宣称累计签下66.7亿元算力订单,其中仅这一笔“杭州大单”就占了近六成。一个刚入局的新手,凭什么拿到连行业巨头都要谨慎评估的超级订单?答案恐怕藏在“X公司”的身份里。
市场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若这家“杭州X公司”是家空壳公司,这场“签约-造势-解约”的戏码,就成了教科书级的资本操作套路。有投资者直言,这像极了庄家的“左手倒右手”:左手悄悄成立一家空壳公司,以天价订单与上市公司“合作”,借着“算力黑马”“第二增长曲线”的噱头拉高股价;等股价炒上去、筹码派发完毕,再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撤销订单,留下一地鸡毛给追高的散户。
听起来像个漏洞百出的烂段子?但现实中的资本市场,类似的戏码从不鲜见。有些公司靠着模糊的“重大合同”“热门赛道合作”讲故事,不用真金白银投入,只靠一纸公告就能撬动股价;等市场热度退去、监管关注上门,再找个“客观原因”终止合作,把责任推给“市场变化”。海南华铁此次的37亿订单闹剧,不过是把这种操作的粗糙感拉到了极致——连合作方名字都不敢亮出来的“大单”,连一笔实际订单都没有的“合作”,与其说是商业行为,不如说是一场敷衍的表演。
如今,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已经下发,“杭州X公司”的真面目、37亿订单的来龙去脉,早晚会被扒得明明白白。但比查清这件事更重要的,是戳破这类“订单讲故事”的泡沫:当资本把投资者的信任当成搞笑段子的素材,当上市公司把热门赛道当成股价炒作的工具,最终伤害的,只会是整个市场的公信力。毕竟,再烂的段子,也不该拿真金白银的投资市场当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