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业商业(600828)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连续涨停,一度封板至收盘,成为近期零售板块中最亮眼的标的之一。就在11月26日当天,公司股票上午9点36分便强势封板,封板时长接近4小时,市场热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广百股份、东百集团等区域性百货股也纷纷跟涨,整个零售板块盘初活跃,仿佛迎来了久违的暖意。
这一波行情并非空穴来风。从公开信息来看,推动茂业商业上涨的核心逻辑集中在三点:一是“川超”消费新动能带来的区域预期,作为深耕成都市场的老牌零售商,公司有望直接受益于当地消费升级趋势;二是其位于成都市中心盐市口的“天府壹号城市综合体”项目被列为政府重点规划,未来或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极;三是公司在深圳、呼和浩特等地拥有多家“茂业百货”“茂业天地”等成熟门店,主业基本盘仍具韧性。叠加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万亿级消费领域目标,政策催化下,资金对零售板块重燃兴趣。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股价狂飙的同时,公司却接连发布公告“降温”。茂业商业明确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激励、引进战投等应披露未披露事项;控股股东及董监高在本次波动期间也未买卖股票。更值得注意的是,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资金与北向资金均呈现净卖出态势——这意味着,这轮上涨更多是由游资或散户推动,而非基本面驱动型的资金布局。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多说几句。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消费赛道的观察者,我对这种“股价跑在基本面前面”的现象并不陌生。但问题是,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14.20%,净利润更是暴跌72.88%。这样的业绩背景下,股价短期内翻倍式上涨,真的可持续吗?我不是说没有反弹的机会,毕竟估值修复也是市场的一部分,但我始终认为,脱离业绩支撑的狂欢终归是短暂的。
所以我现在的看法很明确:短期情绪可以理解,但中长期投资必须回归现实。如果后续没有实质性的经营改善或资产注入动作,这场热闹或许只是资本的一次快进快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高博弈,不如静观其变,看看接下来是否有更多基本面拐点的信号出现。毕竟,商场如战场,冷静比冲动更容易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