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业商业三日涨超20%,股价突飞背后发生了什么?
茂业商业(600828)股票在11月24日至11月2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触发交易所规定的异常波动标准。这一异动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公司随即发布公告澄清,称经自查及向控股股东核实,除已披露信息外,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告同时强调,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未有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等计划。
从公开信息来看,此次股价异动并无突发利好消息支撑。公司明确表示,未发现对公司股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或热点概念。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股价飙升期间,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以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均无买卖股票行为,排除了内部人趁机操作的可能性。
业绩下滑与股价狂飙:背离背后的逻辑
这波行情看似热烈,但细看财务数据却令人警觉。根据茂业商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4亿元,同比下降14.2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仅为4,173.1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2.88%。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偏高,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基本面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善。
我很难理解,在业绩如此疲软的背景下,股价为何能连续两日涨停、三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达到监管预警线。唯一的解释或许是资金面的短期驱动。数据显示,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达1.20亿元,今日单日净流入8134万元,占流通市值比达0.92%,行业同期也出现9.22亿元的单日净流入,显示出资金对商业百货板块存在阶段性追捧。
技术面上,当前股价已突破布林线上轨,RSI1值超过80,WR处于超买状态,BIAS2乖离率达15.39,多个指标提示短期过热风险。虽然趋势研判认为中期仍处强势,但“高风险”已是共识,尤其短期压力位明确指向5.08元——而该价位正是今日收盘价。
我怎么看这次“反常”的上涨?
说实话,我看不懂这轮上涨的基本面逻辑。一个营收下滑、利润腰斩再腰斩的传统百货企业,突然被资金推上风口,更像是游资借情绪炒作的结果。我不是说不能涨,但在没有重组、没有新业务、没有政策利好的情况下,这种脱离业绩的拉升,更像是“刀尖跳舞”。
我注意到主力资金确实在大幅介入,市场关注度也在上升,但这恰恰是危险信号。当情绪主导市场,理性就容易被抛在脑后。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很容易在高位接盘。公司已在公告中反复提示“注意投资风险”,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警示。
所以我的看法很明确:短期或许还有惯性冲高,但中长期走势必须回归基本面。如果后续没有实质性的经营改善或资产注入动作,这场热闹终将落幕,留下的可能是漫长的估值回归之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这种高风险异动,不如把目光投向真正具备成长性和现金流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