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信托公司一季度经营情况陆续披露。从数据来看,陕国投信托、华鑫信托等信托公司转型已现成效,今年一季度展现良好经营态势。与此同时,建元信托风险化解成果显著,业务逐步回归正轨。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越来越多信托公司卸掉“包袱”,本源业务发展不断提速,信托业前些年“增收不增利”的经营困境有望得到改善,信托行业规模也将稳步提升,从而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多家信托公司一季报“开门红”
近日,建元信托与陕国投信托相继发布2025年一季报,两家公司最新业绩报告均展现出良好的经营态势。
上市公司公告显示,陕国投信托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同比下降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5.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7.85%。尽管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微降,但净利润保持增长态势。
建元信托一季度业绩也颇为亮眼。公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建元信托实现营业收入6795.44万元,同比增长55.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4.17万元,同比增长27.56%。
另外,记者采访获悉,华鑫信托2025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利润总额完成年度预算的31.26%。截至3月末,公司所有者权益达181.64亿元,较年初增长5.42亿元;存续信托产品2326个,实收信托规模5038亿元,获评AAA最高信用评级。
风险化解频现实质进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去年以来,信托公司风险化解加速推进,是其经营状况改善的重要原因。
建元信托公告显示,2024年该公司完成存量压降总规模92亿元,涉及37个项目。同时,建元信托完成向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出售重大资产的过户事项,协助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做好自然人客户信托受益权转让工作,风险化解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建元信托不仅今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同比增长,去年也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
不仅是建元信托,去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也减轻了“风险包袱”。
“目前公司大多数存量项目风险通过市场化方式得到化解,小部分风险项目处于司法程序过程中,整体而言,经营压力有所缓解,公司营收也出现显著增长,预计后续利润表现也会逐步修复。”一位信托公司人士透露。
今年3月,四川信托发布公告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终结四川信托有限公司重整程序。下一步,公司将依法依规做好后续相关工作。
“近两年来,各家信托公司在监管指引下,逐步将风险处置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公司在项目风险化解上,明显感受到了房地产行业的边际改善,未来信托业的风险处置或将进一步提速。”一位信托业人士表示。
本源业务发展持续提速
除了风险化解提速,转型效果逐步显现,也使得不少信托公司实现业绩改善。
公开资料显示,陕国投信托近年来转型力度较大。截至2024年末,陕国投信托的资产管理信托规模达3983.14 亿元,同比增长86%,涵盖现金管理、固收+、权益等多资产全品类产品线。
陕国投董事长姚卫东表示,公司将围绕“三分类”监管要求,持续完善标品业务体系,探索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等创新方向,并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深化差异化竞争,以期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巩固头部地位。
截至去年底,建元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532.12亿元,较年初增长78%。其中,资产服务信托是其规模扩张的“主力军”,去年实收信托合计金额691.39亿元,占新增项目合计金额的57%。同期,资产管理信托新增规模也高达523.25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称,在“三分类”新规指导下,信托业转型方向愈发明确,尤其是在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政策、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机制出现重大进展后,信托业本源业务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被打开,未来行业转型步伐将越走越快,信托资金也将源源不断流入实体经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