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交出了一份堪称“逆势稳增”的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9.24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114.05亿元,同比增长0.48%。在白酒行业整体陷入深度调整、多数企业营收下滑甚至利润腰斩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显得尤为珍贵。
行业寒冬里的“暖意”
今年的白酒三季报被业内称为“十年来最惨”,20家上市酒企中18家营收下滑,不少企业出现大幅亏损。而山西汾酒不仅守住增长底线,还在第三季度实现89.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4.05%,省外市场更是大放异彩——前三季度省外收入达218.13亿元,同比猛增12.72%。光大证券研报指出,截至三季度末,省外经销商数量净增331家,已达3562家,全国地级市覆盖基本完成。反观省内市场,公司主动去库存,短期承压但换来渠道健康,体现出极强的经营定力。
产品结构上,“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持续见效。前三季度汾酒系列贡献321.7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54%,其中青花与玻汾成为主要增量来源。尽管其他酒类收入下滑明显,但核心产品线的稳健表现足以支撑全局。
我看汾酒的“慢哲学”
说实话,在这个追求速度和爆发力的时代,我反而更欣赏汾酒现在的“慢下来”。2025年公司明确提出“稳健压倒一切”,从过去高歌猛进转向夯实内功,这背后是管理层对周期的清醒认知。当别人还在靠压货冲业绩时,汾酒已经在优化渠道利润、控制税负节奏、稳定合同负债,这些细节决定了它能在行业低谷中保持高质量运转。
更让我意外的是它的年轻化打法。不是简单请个明星代言,而是通过抖音“大家都爱汾酒”挑战赛,让年轻人用玻汾调香水、做特调饮品,话题播放量破14亿次。“桂花汾酒”相关内容阅读超3.7亿,这种文化共创的渗透力,远比传统广告有效。
我还注意到,汾酒开始讲“国际化1.0”的故事——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亮相短片《青花汾酒清香世界》。清香型本身更适合国际口味,加上深厚文化底蕴,未来出海值得期待。
说到底,汾酒的韧性不是偶然。它是产品、渠道、品牌三轮驱动的结果,更是长期主义的胜利。当行业集中度加速向头部靠拢,像汾酒这样有战略定力、有执行能力的企业,才真正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光大证券维持“买入”评级,对应2025年PE仅19倍,在高端消费板块中估值合理。在我看来,这份“稳”,恰恰是最稀缺的增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