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国电电力(600795.SH)去年净利大增。
2024年,国电电力营收1791.82亿元,同比微降1.00%;归母净利润达98.31亿元,同比大增75.28%,略超预告上限。
这份收入持平利润大增的业绩,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收益。国电电力2024年投资收益达73.33亿元,2023年同期则为15.85亿元。2024年公司完成转让控股子公司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50%股权,反映到投资收益超50亿元。另外,公司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至22.85亿元,联营企业包括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公司、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等。
不过,投资收益的贡献难以持续。叠加电价下降预期,未来国电电力的业绩难有高增长。
电价持续下行
2024年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达14.5亿千瓦。新能源比重不断上升,伴随着电力市场化价格波动与收益不确定性。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发布136号文,明确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全部入市、电价市场化”,打破以往“保障上网+定价”模式。
同为五大发电集团的华能国际(600011.SH)表示,由于新能源出力不稳、消纳受限,以及电源调峰需求上升,新能源电价存在下降风险。大唐发电(601991.SH)也指出,公司煤电占比较高,而煤机利用小时正逐年下降,未来将面临电量下降压力。
2024年,全年入炉综合标煤单价为922.17元/吨,较上年下降12.79元/吨。受此影响,国电电力火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达5137小时,同比下降 26 小时,这导致公司火电业务利润增厚但收入缩减。公司火电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41.15亿元,同比增加34.05%。
火电成本持续走低,必将传导至定价上,2025年,全国电力市场价格已经下降。广东省2025年度交易成交均价为391.86元/兆瓦时,同比下降约15.84%;江苏省成交均价为412.4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约8.94%。
电力供过于求将影响价格走势,这也将抹去煤炭低位运行带来的成本优势。
未来火电将向“容量模式”转变。2025年起,中国煤电价格机制由单一制向两部制转变,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容量电价执行国家核定标准。例如,浙江省规定非统调公用煤电机组的容量电价为每年每千瓦100元。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实施,有助于煤电企业回收固定成本,但收入端的收缩趋势难以扭转。
因此国电电力装机结构改革将持续。2024年,公司新能源装机快速扩张至 1789万千瓦,其中风电929万千瓦、光伏860万千瓦,权益口径下当年新增风光装机合计约428.53万千瓦;不过,因电价下滑、利用小时下降等因素,风电与光伏板块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22.76%和18.84%。
具体看,年度风电利用小时完成 2122 小时,同比下降 174 小时;光伏利用小时完成 1061 小时,同比下降 100 小时。 风电平均上网电价为474.20元/兆瓦时,下滑5.52%,光伏为408.22元/兆瓦时,下滑15.11%,反映了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或需求错配的情形。受此影响,2024年新能源板块收入123.49亿元,同比增加15.28%,但毛利率下滑7.68个百分点。
水电外送有悬念
国电电力水电板块盈利明显超出其他板块,水电板块累计完成发电量 594.68 亿千瓦时,上网电量 590.27 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增长 7.93%和 7.99%。来水量增长促成发电增长,公司全年水电利用小时完成 3978 小时,同比增长 292 小时。业绩层面,公司水电板块收入126.50亿元,毛利率高达49.36%,同比增加1.61个百分点。
尽管国电电力拥有优质水电资源,但大渡河流域长期存在严重弃水。2020年四川省弃水电量达202亿千瓦时,其中超半数来自大渡河干流,国电电力被国家能源局点名批评。
弃水根源在于“送出”能力不足,电力无法外送。这一症结随着川渝特高压交流网架工程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建成投运有望得到缓解。
该项目新增四座1000千伏变电站和658公里双回线路,年最大输电能力达350亿千瓦时,将大幅释放西南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国电电力现有大渡河流域水电装机达1109.8万千瓦,占公司水电比例逾80%。在建项目包括双江口、金川、枕头坝、沙坪等多个电站合计新增装机近300万千瓦,川渝特高压投运将改善这些电站的外送局面。
即将投产的电站中,双江口作为大渡河上游龙头水库,具备19.17亿立方米库容的年调节能力,在区域水电中稀缺。该库投运后,可为下游电站增发枯水期电量66亿度,其中归属国能大渡河部分为44亿度。年调节水库能够改善弃水状况,提升负荷时段出力,有效支持四川电网“冬高夏低”的用电负荷曲线,增强稳定性和灵活性。
当前国能大渡河公司年净利润约20亿元,度电利润0.04元,随着弃水减少、电价提升及装机扩容,其利润具备一定上升空间。据公开交易数据,四川省内交易均价为0.226元/千瓦时,重庆备案外送均价为0.271元,价差达0.045元。按目前国能大渡河年发电量450亿度测算,若外送比例逐步提升至15%、30%,利润增厚约2.4亿元、4.8亿元。
不过最终外送比例、乃至外送电力定价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电价整体下浮的背景下,市场预期可能需要调低。未来,随着水电比重上升,火电比重下降,公司更向一家新能源电力公司转型,估值差异有缩减空间。目前国电电力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仅为8.4倍和1.48倍,远低于龙头长江电力22.1倍和3.4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