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7 06:29:07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南
《sT新潮传奇》估计不用多久,可以很快出世了!
发表于 2025-05-06 00:44:01 发布于 上海

A股2025最大悬疑连续剧——ST新潮罗生门

先说个题外话,新潮能源本身的股票代码就很玄学,600777。

2025年的A股市场,一场围绕ST新潮(600777.SH)的股权争夺战,因涉及百亿资金、隐秘关联交易、监管博弈与能源巨头角力,成为年度最受瞩目的资本悬案。这家头顶“ST”帽子的公司,却因坐拥美国得克萨斯州页岩油核心资产,成为各路资本的“必争之地”。其股权分散、无实控人的状态,更似一块肥肉,吸引着嗅觉敏锐的猎食者。

第一幕:汇能海投的“暗度陈仓”

时间线: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8月

故事的起点始于2023年末。内蒙古“煤炭大王”郭金树父子控制的汇能海投,联合北京盛邦科华、内蒙古伯纳程基金及梵海基金,悄然买入ST新潮股份。四家机构合计持股超20%,却始终未披露一致行动关系,持股比例精准踩线5%举牌门槛,被质疑通过“蒙面举牌”压低股价,为后续要约收购铺路。

2024年8月,汇能海投突然抛出96.98亿元要约收购计划,拟以3.1元/股价格收购ST新潮46%股权,意图一举夺下控制权。然而,举报材料随即曝光:四家机构通过股权穿透、共用地址、关联邮箱与电话等证据,被证实存在隐秘一致行动关系。监管介入后,汇能海投被迫承认违规,终止收购,其20.04%股权被锁定36个月表决权,成为“僵尸股东”。

关键线索:

• 郭金树父子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控制汇能海投,与盛邦科华、伯纳程基金、梵海基金存在复杂关联。

• 汇能系潜伏期恰逢ST新潮因内控问题被“ST”,股价暴跌至2.3元,低价吸筹意图明显。

第二幕:金帝石油的“闪电突袭”

时间线: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

汇能折戟仅五个月,浙江神秘商人卢斯侃登场。其旗下金帝控股于2024年12月27日突击成立金帝石油,一个月后宣布以42亿元要约收购ST新潮20%股权,收购价仍为3.1元/股。尽管金帝石油成立不足一月、尚未持有任何股份,但其母公司金帝控股资产超280亿元,海外油气布局与ST新潮高度协同,显露出“志在必得”的野心。

市场哗然:金帝石油的收购时机精准,恰逢汇能系股权表决权冻结期,且ST新潮股价仍低于净资产(3.11元/股)。分析认为,卢斯侃看中ST新潮北美页岩油资产的价值洼地,试图通过控股整合海外能源版图。

悬念升级:

• 金帝石油资金来源存疑,其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7.65%,是否具备履约能力引发猜测。

• 若收购成功,金帝将持股20.23%,与汇能系的20.04%形成对峙,未来控制权争夺一触即发。

第三幕:伊泰B股的“截胡之战”

时间线:2025年4月

正当市场聚焦金帝与汇能的暗战时,内蒙古能源巨头伊泰B股(900948.SH)半路杀出,以117.92亿元天价发起“降维打击”:拟以3.4元/股(溢价19.7%)收购ST新潮51%股权,并全额预付保证金。这一价格不仅碾压金帝,更直指绝对控股权。

伊泰B股的介入将剧情推向高潮。其意图明确:通过控制ST新潮的北美油气资产,完善自身能源产业链。然而,若金帝与伊泰的要约均成功,ST新潮公众股比例将低于10%,触发退市风险。伊泰虽承诺“维持上市地位”,但市场担忧其真实意图是否为私有化。

博弈焦点:

• 伊泰B股作为煤炭龙头,资金实力远超金帝,但其高价收购是否涉及利益输送?

• ST新潮管理层态度暧昧,始终以“以公告为准”回应,被疑默许资本混战。

第四幕:年报“难产”引爆退市危机

时间线:2025年4月至5月

正当伊泰与金帝争夺白热化时,ST新潮突曝“年报难产”。因审计材料未能及时补充,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股票自5月6日起停牌。若停牌两个月内仍无法披露年报,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背后疑云:

• 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已完成审计,但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暗示公司财务或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 市场猜测,年报延迟或与资本方施压有关,试图通过退市风险压低股价,为后续收购铺路。

终章:罗生门下的资本困局

ST新潮的资本迷局,折A股市场三大顽疾:

1. 监管漏洞下的“蒙面举牌”:汇能系通过复杂关联架构规避信披,暴露一致行动人认定规则的滞后性。

2. 壳资源争夺与治理缺失:ST新潮优质资产与分散股权形成巨大套利空间,吸引资本“野蛮人”,却无益于公司长期治理。

3. 跨界并购的整合风险:无论是煤炭巨头还是地产转型的能源新贵,能否驾驭海外油气资产存疑,可能重蹈ST新潮历史违规担保覆辙。

未来悬念:

• 汇能系股权锁定期于2027年解禁,若其与金帝或伊泰结盟,控制权争夺将再起波澜。

• ST新潮若因股权集中退市,中小股东权益如何保障?监管如何平衡市场效率与公平?

尾声:资本的贪婪与市场的反思

ST新潮的剧情尚未落幕,但其背后的资本博弈已为A股敲响警钟:当实业价值沦为筹码,当规则被玩弄于股掌,市场终将付出代价。或许,唯有强化信披监管、严惩违规举牌、推动公司治理改革,方能终结这场“罗生门”式的闹剧。

$伊泰B股(SH900948)$  $ST新潮(SH600777)$  $上证指数(SH000001)$  #说故事:聊炒股见闻,品投资人生#  #社区牛人计划#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