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5-21
证券代码:600764 证券简称:中国海防 公告编号:临2025-0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中国海防关于参加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 2024 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17)。
本次业绩说明会已于 2025 年 5 月 20 日按期召开。现将相关召开情况
公告如下:
一、本次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公司董事长陈远锦先生,独立董事李成林先生,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代行财务总监职责)夏军成先生参加了本次业绩说明会,针对公司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并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回复。
二、本次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1、中国海防 2024 年整体经营承受一定压力,请问贵公司 2025 年
有何应对举措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另外声呐作为深海探测的最主要方式,公司在深海科技方向有何产业布局上的安排
回复:2024 年,受产品价格波动和市场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短期内经营承受一定压力。对此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坚
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内生动力,坚持以深化改革赋能发展。目前,水声电子装备是水下能力体系建设的核心,发展空间广阔,长期看公司的主业发展依然充满机遇。
2025 年,公司将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聚焦防务方向主责主业,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机遇期,在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上进一步构建完善电子防务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双牵引发展新格局。同时加强运营管控,进一步改善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和产业布局,增强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一是牢守强军首责,体系化推进各项工作。重点加强防务装备科研、生产、服务的运营管控,确保各类防务类产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交付。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优,一方面巩固传统产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立足新平台建设争取新项目,形成新的防务类业务增量,为支撑经营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进一步加强非防务产业的市场拓展。推动智能制造由传统制造业进军新能源相关制造业;推动港口智能化向船舶智能化,船岸云一体化迈进;不断拓展油气设备、智能交通、智慧照明、智能制造国内市场份额,同时全面开拓“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海外市场,为公司发展培育新动能。
三是瞄准“深海作战、智能装备、无人平台”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以及“深海科技、智慧互联、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等新质生产力方向,不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厚植技术储备,积极争取各领域预先研究项目和前沿探索项目,巩固和强化公司现有行业地位及技术领先优势。
四是持续深化公司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能,促进公司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关于声呐装备在深海科技产业的运用,公司目前拥有水声电子防
务装备全专业领域、全产业链科研生产能力,掌握国内水下探测、通信、信息获取和对抗设备的核心技术。当前,公司正深度参与到多项深海领域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中。未来,面对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公司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技术转化、产业运用和市场开拓。充分运用在水声装备、信息电子和智能控制等领域积累的雄厚技术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拓展布局,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国家战略实施。
2、作为央企上市公司,公司在提升股东回报方面有何举措
回复: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国海防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深入落实国务院新“国九条”以及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等各项政策要求,多措并举提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提升股东回报,向市场传递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价值创造能力是回报股东的基础。公司始终聚焦自主创新,苦练内功,将创新作为提升价值创造能力、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手段,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拥有 9 家专精特新和 15 家高新技术子企业。截至 2024 年底,公司下属企业获国家级科技奖项 38 项、省部级
科技奖项 198 项;拥有知识产权共计 1675 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 488
项、软件著作权 605 项……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