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20〕14 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10 号)要求,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7月 26 日披露了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自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公司积极开展并落实有关工作,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现将具体落实情况评估报告如下:
一、聚焦创新创效,提升经营质量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7,311.26 万元,同比下降 11.65%;
归母净利润 22,799.85 万元,同比下降 26.11%。受产品价格波动和市场因素影响,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整体经营承受一定压力。面对复杂形势,公司主动应对不利局面,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在稳定现有业务基础上,持续聚焦创新创效,持续在开拓新市场、发展业务新增量方向上发力。
(一)积极开拓增量市场,主动应对防务领域短期压力
在水声电子方向上,受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产品毛利率和营业收入下降。有关子公司苦练内功持续提升水声业务核心能力,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集成创新等举措积极应对当前的经营压力。一是紧跟国家防务装备发展布局,以装备建设重点为导向,紧盯各类防务平台建设新需求,重点把握列装和换装机会,争取既能在现有平台上保持产品地位,又能在新研装备订购上获得突破,形成新的发展增量;二是积极外扩公司核心技术方向上的新赛道新市场,在产品多样性上
发力,充分发挥自身在核心技术及核心能力上的综合优势,用高质量发展增量来平衡短期所面临的不利局面,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特装电子方向上,受产品价格及订单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特装电子产品营收出现下降。公司一方面积极稳定现有市场,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新市场方向开拓力度和新产品研发转化力度,通过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未来发展做好储备。子公司大功率电源中标千万元以上规模某防务类车载项目,实现了该方向上零的突破;智能移动式跑道异物检测系统首次实现军用机场应用;运动控制类产品在某防务领域落实千万元级别轴角转换器订单,驱动器相关产品则首次配套防务类无人机;专用电源产品落实防务领域无人机头部企业战略合作,产品已成功批量上机并实现近千万元销售收入。
(二)加大市场开拓,电子信息产业经营平稳发展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向上,公司紧跟国家推出的一系列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以开辟新领域市场、创新营销手段、拓展国际化业务为主要抓手寻求新业务增量。
在智能交通方向上连续获得南昌、万州、临沂等二三线城市项目订单,落实澳门地区项目订单,定制开发形成香港地区交通信号产品。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实现新突破,落实连云港交警支队“鹰巢”和“翼巢”两个低空安防示范试点项目;轨道交通产品首次参与新型高速动车组相关项目并落实该方向第一个订单;智慧照明产品与港口机械企业合作落实千万级合同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相关产品远销“一带一路”重要国家。
在智能制造方向上,商用车清洗细分领域获 2600 万元合同;落实多个“金砖”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清洗机订单,实现海外市场突破;汽车智能清洗产品首次进入新能源车领域,迈入了新行业赛道,2024 年在比亚迪汽车智能清洗板块竞标中连中 6 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清洗领域影响力。金属业智能装备产品获得东风本田
项目 4,000 余万元订单,标志着相关业务正向高附加值重大项目总包方转型升级,成为公司响应发改委和工信部推动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
智慧海洋方向上,公司持续深耕深远海养殖市场、聚焦船舶智能化市场,进军边海防领域市场。在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示范区实现国内首次示范应用基础上,深海养殖相关产品继续在“海洋牧场”领域实现拓展,获“海塔一号”养殖平台订单;船海岸一体化智能系统产品中标港机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项目,实现了该类国产化产品在港口码头领域的国内首次应用;某海洋监测类产品成功落实某海关项目,巩固了公司海上目标识别、追踪、监测预警等方向行业技术地位,为公司产品进入边海防领域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某科考船信息系统、某拖轮智能化系统、辅助靠离泊系统、系泊安全辅助系统等各类船舶及港口智能化领域项目纷纷中标,公司在深海养殖、智慧港口、智能船舶方向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油气相关业务方向上,公司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开拓新目标……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