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8 05:45:50 股吧网页版
老树新枝亦繁花——江西上市公司“传统焕新”记
来源:上海证券报

50亿盒爆款背后有座2000亩氧吧

江中药业“以智提质”焕新“千年草本”

◎记者王凯丰

  山林环抱,湖水澄碧……走进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华润江中湾里制造基地(江中药谷),仿佛置身于一座湿地森林公园、“天然氧吧”,2000余亩的厂区内,大部分区域被森林与湖泊覆盖,吸引了不少野生小动物在此栖息繁殖。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家中医药工厂,国内市场上超九成的健胃消食片便产自这里。

  “肚子胀不消化,家中常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即便多年过去,提及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仍能瞬间勾起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作为国内首个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中药爆款单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已连续21年蝉联“中国非处方药产品榜”中成药消化类第一名,累计销量突破50亿盒。

  近日,江中药业总经理肖文斌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健胃消食片畅销30余年的背后,是江中药业对“良药不苦口,有效还好吃”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创新。

  近年来,江中药业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引领者”为愿景,坚持战略引领,围绕“做强OTC、发展健康消费品、布局处方药”三大业务布局,以品牌驱动和创新驱动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6%,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3%。

  数智赋能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机械臂此起彼落,无人驾驶AGV小车搬运穿梭……在江中药谷智能化生产车间,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这里充满着淡淡的中草药气味,却不见制药工人忙碌的身影。在智能化生产线上,一颗颗小药片经过制粒、压片、包衣、铝塑包装等全自动流水线工序后,装盒待发。

  “从取材到预处理、提取、灌装、灭菌直至包装、成箱、入库,生产线整个操作流程均实现自动化无人操作。”江中湾里制造基地负责人钟志坚介绍,液体制剂车间只需10余人就能完成操作管理,而同等产量的传统车间则需要近200人,智能化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长期以来,传统中药生产普遍存在“三高、三低”问题,即能耗高、污染高、成本高,工艺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中药提取节能技术的智能化创新应用,成为江中药业的破题之道。

  在液体制剂车间内,一台形似高压锅的设备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台超声清洗装置能够有效去除原料农药残留。在公司自主研发的中药吊篮式循环提取MVR浓缩集成技术支持下,该设备能够精准去除10万分子量,使原料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达90%以上。

  “十四五”期间,江中药业围绕“智慧江中”战略定位,依托在线监测、AI视觉、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驱动关键流程管理升级。2025年,江中药业先后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和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截至目前,公司中药提取、生产环节数控化和自动化率超过95%,并搭建起智能仓储、智慧物流等16个数字化生产场景,实现了从“经典熬制”到“智能制药”的蜕变。

  传统古方与现代科技“双向奔赴”

  在江中药谷科研中心,传统古方“生脉散”经过改良升级,融入黄芪、南五味子实现“五脏同补”后,成为了江中药业的经典产品“黄芪生脉饮”。

  科技创新是古方转化的催化剂。近年来,江中药业牵头组建了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以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使命,对源于经典名方的现代中药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进一步研究。

  “以现代科技赋能传统中药,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古老的中医药焕发新生,更贴近现代生活。”肖文斌表示,江中药业多个核心产品源自古代经典名方,让传统中医药持续释放新活力,改进工艺是关键。

  以健胃消食片为例,山楂、陈皮、山药、炒麦芽、太子参等传统中药材是其主要原料。为了改变人们对中药味道苦、口感差的“刻板印象”,江中药业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发展矫味、掩味以及提纯技术,造就了健胃消食片酸甜可口、老少皆宜的独特口感。

  日前,江中药业牵头申报的《经典名方创新中药关键技术专利分析研究》项目获202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专项研究项目立项,成为年度内唯一入选的中医药领域项目。复方鲜竹沥液、黄芪生脉饮、牛黄蛇胆川贝液……在江中药业,一个个历经时间淬炼的传统古方,通过科技研发与创新应用,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让“草药香”融入“烟火气”

  当麻辣火锅遇上传统中医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夜幕降临,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热闹非凡,在“江中夜消季”活动现场,烟火气氤氲着草药香,大批游客在特色健消火锅体验区前排起了长队。

  据介绍,健消火锅以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核心成分为灵感源泉,将温和、助消化的山楂、陈皮、麦芽等“药食同源”食材,创新性地融入火锅底料之中,让食客体验“左手麻辣鲜香,右手消食解腻”的双重快乐。

  “健消火锅传递的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创新表达,让传统中医药文化‘潮’起来。”肖文斌介绍,健消火锅底料在今年5月上市后获得了广泛好评,颇受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旴江医学厅、中药炮制厅、热敏灸厅……走进江中药业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共建的中医药文化馆,各类珍稀药材标本和传统炮制器具令人目不暇接。场馆通过营造场景、展陈实物,叙中医情怀、讲中医故事,呈现百部医典、千药万方,让中医药文化从书本中“活起来”,营造沉浸式中医药文化新体验。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衷,中医药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江中药业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中心,不断丰富传播渠道和场景,借势文旅餐饮IP联动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开发和转化,拓展传统中医药的应用场景,让“千年本草”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以“FIRST”为名贴近择“后”深耕

福事特战略挺进“矿山后市场”

◎记者操子怡

  “到2030年,全球矿山设备维护、维修和重建市场规模将达到193.3亿美元,2025年中国矿山机械维保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公司在液压管路领域深耕20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积累。”近日,福事特董事长彭香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5年,彭香安在江西上饶成立福事特有限公司,创立之初,公司就确立了液压管路细分领域的战略定位。以“FIRST”为名,择“后”而深耕。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和矿企合作,公司逐步奠定液压管路细分市场龙头地位。

  近年来,伴随着液压管路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以及矿山后市场的不断增长,福事特提出第四轮发展战略规划——针对前装制造市场,公司深挖现有市场领域的同时,扎实推进液冷、半导体、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布局。在矿山后市场,公司由单一的管路维修拓展至矿山设备“大维修”承包,构建起“工业家政服务+重型备件超市”的综合服务体系。

  “液压管路”的行业标杆

  轰鸣作响的工程机械施工现场,巨大的挖掘机伸展着钢铁手臂。仔细观察,挖掘机液压系统中,粗细不一的管道正忙碌运作。液压堪称是工业和装备领域的“动力传递高手”,其中液压管路,实则是保障机械稳定运行的“血管”。

  2025年全球液压管路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80亿美元,中国贡献超40%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国。在这片广阔蓝海中,福事特的发展战略是——紧随龙头客户,共筑发展生态。

  自成立以来,公司便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凭借稳定品质与专业服务,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港口机械等领域,连续多年被核心客户评为优秀供应商。

  液压管路下游应用前景广阔。液冷、数据中心、半导体等领域所需管路,在技术上有同源性。因此,除深耕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外,近年来福事特正积极布局汽车管路系统、半导体设备管路、液冷设备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下游应用市场。

  数据显示,伴随着企业战略推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福事特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1.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37%。

  以全流程服务践初心

  作为液压系统中的重要安全部件,液压管路虽不为大众熟知,却直接关乎设备运行安全。一旦发生漏油、泄压,可能给采矿作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福事特自创立起就坚持“品质制胜”,车间里,“质量问题永不妥协”的标语是第一道防线;车间外,一套严于行业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坚实后盾。公司对质量隐患实行零容忍,从原材料甄选、生产工艺控制到成品检测,实施体系精细化管控。

  同时,公司自成立之初便确立“贴近式服务”方针。围绕头部主机厂商的生产基地,公司建立配套工厂,以直销模式保障响应速度;针对矿山机械后维修市场,公司在山西、江西、内蒙古等大型露天矿地设立服务网点。

  2024年,福事特的服务版图进一步向海外延伸。伴随国内主机厂和大型矿企的全球化步伐,公司加快“出海战略”,目前已经在苏里南、塞尔维亚、蒙古国、纳米比亚等国建立了海外服务点,后续矿点也在不断开发中。

  而在矿山后市场,福事特也在不断拓展公司的服务能力,从过去单一的液压管路维修,延伸至整车维保、设备健康管理、运行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服务能力多元化跃升。公司在矿山后市场已积淀二十余载,储备了雄厚的技术与人才。早在三年前,便着手从液压管路向整车维保延伸。目前,公司已有超两百余人服务团队常驻国际国内各大矿区,提供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测、定期保养、快速维修、数据反馈等一站式服务。

  以企业文化聚合力

  “客户第一,重视品质,争取利润”,是福事特的经营方针。在采访中,“客户”是从董事长、高管到中层骨干及一线员工口中的高频词。“我们总经理有40%的时间都在客户那里,不仅深入挖掘客户痛点与需求,更致力于提供一流服务,力求将每一位客户都打造成‘一流客户’。”一位福事特员工如是说。

  2023年下半年,福事特上市后不久,彭香安把三十年创业经验凝练为“642发展思想”,作为福事特第四轮战略发展的核心纲领。

  他表示,秉承着先做产品、再做品牌、再做标准的理念,面对庞大的矿山后市场机遇,这不仅是广阔蓝海,更是客户的真实需求,当前正是公司大展身手的良机。

  “我们正扎实地按战略目标推进,深耕管路系统,拓展应用领域的同时,将矿山维修承包业务打造为‘矿山设备专业管家’,构建‘工业家政服务+重型设备备件超市’的综合服务体系,让世界工矿设备充满活力,成为客户的首选服务商。”彭香安信心满满地说道。

用橡胶代替金属从小城迈向全球

耐普矿机“耐磨装”给力矿山“硬支持”

◎记者操子怡

  20年前,以耐磨材料为起点,深耕矿山机械领域;20年后的今天,建立起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的服务网络,耐普矿机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从江西上饶小城起步,产品远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耐普矿机在矿山选矿设备及耐磨备件领域走出了一条技术突围的全球化之路。

  “以金色的坚韧雕琢产品品质,以绿色的理念履行社会责任,以蓝色的视野探索技术前沿。”耐普矿机董事长郑昊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矿山装备领域的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矿山综合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矿山里的“耗材供应商”

  在直径超10米的矿山磨机内,一层厚厚的黑色橡胶衬里像“巨型防护垫”紧紧贴住筒壁,挡住钢球与矿石的猛烈撞击——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撑起选矿流程的核心部件,来自耐普矿机。

  2005年耐普矿机在江西上饶成立,初期公司仅聚焦橡胶筛网、渣浆泵过流件等基础备件生产。让其脱颖而出的,是对新材料技术的敏锐把握——橡胶备件相较传统金属备件更轻便、更耐磨,也更耐腐蚀,还能实现8%至10%的节能效果。郑昊在一次出国考察时,发现复合橡胶耐磨备件寿命优势显著,判断这是未来趋势,就组建材料技术团队,创立工厂,开始打造自有品牌。

  从含矿物质的原石到高纯度金属,选矿是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低品位原矿进行提纯,以达到冶炼标准。

  “和传统传统金属件相比,复合橡胶备件更轻便、更耐磨,也更耐腐蚀。”郑昊介绍,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矿企还是采用金属备件,选矿环节橡胶耐磨备件替代率不到15%。但基于橡胶备件的优势,随着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推广力度,全球橡胶复合耐磨备件替代率有望大幅提升。

  凭借着高分子复合橡胶新材料的显著优势,耐普矿机的耐磨新材料重型选矿装备及备件已应用于国内多座大型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山,并远销蒙古国、智利、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墨西哥、秘鲁、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厄瓜多尔等30多个国家。公司已与Erdenet Mining Corporation、中信重工、紫金矿业、江铜集团、哈萨克矿业集团、OyuTolgoiLLC、墨西哥集团等国内外知名矿业公司或矿业设备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借力资本市场“撑竿跳”

  2020年2月,耐普矿机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上饶第一家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彼时公司年营收还不到4亿元。资本市场成为耐普矿机加速发展的“助推器”。2024年,耐普矿机营收突破11亿元,复权股价实现翻倍增长。

  “有时候时间比金钱还宝贵。因为我们早了几年走出去,我们就在战略上领先了。”郑昊说。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2006年,耐普矿机敏锐捕捉到海外市场机遇,借助与中资矿业公司及国内大型矿山设备制造商的合作,将产品推向国际舞台。通过全球各地矿业展会“露脸”,公司逐渐在海外崭露头角并站稳脚跟。

  在耐普矿机展厅,额尔登特矿业、中信重工、紫金矿业、江铜集团、哈萨克矿业集团、OyuTolgoiLLC、墨西哥集团,一面墙的中英文写着耐普矿机的合作伙伴,记录着公司的每一步全球化之路。

  耐普矿机借助资本市场工具继续开拓全球市场。今年4月,公司披露拟发行4.5亿元可转债,其中3.25亿元用于秘鲁境外生产基地项目(年产1.2万吨新材料选矿耐磨备件),1.2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秘鲁工厂是耐普矿机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打造全球连锁工厂的关键一环。作为全球第二大产铜国,秘鲁市场矿山设备及其备件的需求较大,同时秘鲁工厂还可有效覆盖周边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开发南美市场。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同签订总额较去年同比增加32.21%,其中国内同比增长11.72%,国外同比增长 51.44%。

  从内陆小城走向全球

  江西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处,虽是区域交通枢纽,但是个纯粹的“内陆”城市。一个诞生于三线城市的企业,何以足迹遍布全球?

  地利——位于江西上饶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露天铜矿,同时也是江西铜业旗下主干矿山。早在20世纪80年代,郑昊就和江西铜业开展贸易合作。“公司的发展,和德兴铜矿有着很深的渊源。”郑昊说道。

  创新——2009年,创立不久的耐普矿机将目光对准了橡胶复合备件的研发攻关,在当时金属材料是主流的时代,公司另辟蹊径采用橡胶,解决了金属材料易腐蚀、易磨损的问题,为客户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郑昊坦言,公司成立之初,就拿出几千万元自有资金开展耐磨材料研究,在当时是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则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但公司还是深入调研、循序渐进,最终取得理想的研发成果。“要大胆、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取得胜利的果实”。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490.9万元,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3.61个百分点。公司新研发的二代锻造衬板产品,在寿命、能耗、矿石处理效率等方面表现远超预期,有望进一步提升矿山整体效率,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比英国伟尔集团、芬兰美卓等百年巨头,目前耐普矿机的市场规模仍有差距,但郑昊对于公司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选矿设备制造企业逐渐成长,凭借产品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等优势,在国际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他表示,公司和海外同行在技术上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未来,公司选择避开与国际巨头在欧美成熟市场的直接竞争,聚焦拉美、非洲、中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富集地区,既巩固选矿耐磨备件的市场优势,又通过矿产开发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从“全球耗材供应商”向“矿业综合服务商”稳步迈进。

跳出低价“内卷” 第二曲线驱动

三鑫医疗“大转型”营收10年增4倍

◎记者王凯丰

  2025年是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鑫医疗”)上市的第10个年头。作为江西省首家医疗器械行业A股上市公司,公司完成了从传统输液注射领域向血液净化领域的战略转型,成长为血液净化医疗器械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走出了一条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年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8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三鑫医疗董事长彭义兴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能优化和全球化布局,三鑫医疗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及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转型成效显著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1997年,以传统输注类医疗器械起家的三鑫医疗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三江镇成立。公司依靠过硬的产品品质在行业内率先通过了欧盟CE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且部分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510(K)上市许可和联合国的采购资质。

  由于输注类产品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供大于求,市场逐渐陷入低价竞争。三鑫医疗决定探索开辟第二曲线,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彼时,国内的血液透析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而三鑫医疗前期在输注领域的技术积累恰好可以延续到血液透析管的研发上。”三鑫医疗研究院负责人回忆。2010年,三鑫医疗以血液透析管为切入点正式开始布局血液透析业务,先后获得了透析管、透析液、透析粉、内瘘针、透析器、透析液过滤器等系列产品注册证。

  随着血液透析治疗逐步纳入大病医疗保障范围,三鑫医疗在该领域业务实现了连续爆发性增长。2015年5月,三鑫医疗在深交所创业板正式上市,成为国内注射输液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江西省医疗器械行业首家,且迄今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

  公司不断深化血液净化全产业链布局,血液净化产品营收占比从2015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81%,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华丽转身。财务数据同样印证了转型的成功:总营收从2015年的3.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7%;归母净利润从0.52亿元增长至2.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85%。

  创新动能澎湃 “智”造升级焕发新活力

  三鑫医疗现有产品涵盖了血液净化、给药器具和心胸外科三大领域。其中,血液净化产品为公司核心业务,公司是行业内首批通过完全自主研发具备血液透析设备及耗材全产品链,并在全国完成多个制造基地布局的重点企业之一,累计为国内外5000余家医院及透析中心提供了超过3亿人次的血液透析服务。

  走进三鑫医疗透析器湿测烘干工艺段组装车间,只见机械臂上下挥舞,一支支血液透析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有序组装、封装、打包,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我们主导开发的行业内第一条透析器国产组装生产线。”三鑫医疗董事、副总裁、董秘刘明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水平提高80%以上。

  “空心纤维膜是血液透析器的关键部件,以前我们都是从欧美进口,成本很高。”刘明介绍,为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领域专家团队组建院士工作站,打造出业内第一条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国产纺丝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医用聚醚砜(PES)是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的关键原材料,目前公司正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全力攻克医用聚醚砜(PES)国产化制备技术,该项‘卡脖子’技术攻关已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彭义兴表示,项目的攻克将实现国产医用聚醚砜(PES)零的突破,逐步摆脱医用聚醚砜(PES)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效提高我国血液净化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减轻医保负担,为我国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5年,公司计划再投资建设血液净化设备及配套耗材产业化项目,并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5.3亿元,推动核心产品产能稳步扩张。

  全球化布局加速 “国产替代+海外扩张”双驱动

  面对全球血液净化市场需求变化,三鑫医疗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版图。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2.74亿元,同比增长39.70%,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约18%。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67.30%,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25%,增速远超公司总收入增长速度,成为业绩增长的强劲引擎。

  彭义兴介绍,公司已完成印度尼西亚、秘鲁、墨西哥等国家的产品注册,并加速推进土耳其、越南、巴西等市场的认证进程,通过搭建全球自主持证体系,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为品牌全球化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十四五”期间,三鑫医疗在血液透析全产品链的基础上,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现有产品迭代升级,其中,公司获得国产“首证”的湿膜透析器产品,打破了进口品牌的垄断地位,在有效降低患者过敏反应、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方面作用确切,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领先地位和重要影响力。

  公司积极开拓血管介入领域第三赛道,部署多个创新项目,其中国产首款膨体聚四氟乙烯集成一体式人工血管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填补国内空白。“人工血管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性血管通路,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彭义兴介绍道。

  展望未来,彭义兴表示,三鑫医疗将继续秉持“兴医疗、心服务、新生活”的经营理念,坚守“在追求全体员工美好生活的同时,为健康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使命,朝着“引领健康事业发展,铸就百年三鑫”的愿景奋勇前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