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三方面提出8条具体措施。
《通知》提出,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人民币,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离境退税。
“从行业角度来看,此次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通过降低退税门槛和提升现金退税限额,改善了境外旅客的购物体验。这不仅有望促进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间接推动了零售、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的繁荣。政策推动下的退税商店扩容和商品供给优化,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满足了国际游客对高品质、特色化商品的需求,提升了中国作为国际购物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
入境游消费市场动能迸发
入境游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随着入境游签证、支付、住宿、离境退税等便利化政策的不断完善,今年以来,我国入境游产业链条加速重构,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自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截至3月31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占比达71.3%。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发展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推出更多优质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提高境外旅客在华旅游便利化水平,培育面向国际的医疗、会展等市场。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口岸开设免税店。支持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
从多地税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多地离境退税政策成效显著。一季度,重庆市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离境退税金额均同比增长近5倍;北京市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2.7亿元,同比翻一番;四川省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04.78%,退税商店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00.91%,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211.64%。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应利用新科技创造更多旅游新场景,加强文化创意和创造,推动市场主体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促进入境游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城市和街区,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线路,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企业。
“入境游市场广阔,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可以开发体现中国文化独特性的体验产品,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提升多语种服务、数字导览等配套能力,让境外游客在中国旅行更方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表示。
上市公司抢抓发展机遇
入境游市场步入政策红利释放与消费升级并行的快车道,旅游、酒店、免税等领域上市公司正多维布局抢抓发展机遇。从消费场景拓展、区域深耕到产业链整合,企业纷纷开发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跃升。
4月16日,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阿里片区景区随着扩容提升、服务标准化、出入境政策支持,以及东南亚、欧美地区等市场的深入布局,入境游业务显著提升。阿里片区正以多民族文化、跨国商贸枢纽优势,着力发展国内及入境游徒步线路、象雄文明探秘等深度体验产品。
“从初期实施的96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到后续延长至144小时,现已拓展至240小时过境免签时长,为国际旅客提供了更充裕的行程规划空间。如今推出的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入境游客的消费意愿。”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对记者表示,“我们在2023年至2024年就推出了移动支付体验项目,帮助境外游客快速适应数字化消费场景。随着支付习惯的逐步普及,以小米、华为等本土科技品牌为代表的优质产品,凭借技术优势与价格竞争力,已成为入境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假日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张靖表示,公司将畅通产业链,积极参与各类境内外促销活动,加强与境内资源方、境外渠道方的联动。同时,公司不断优化产品供给,借助境外的销售端,为不同目标客群设计并推出差异化的入境产品,满足更多外籍旅客的游玩需求。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深耕入境游业务40余年,有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不断升级产品路线。2025年,入境业务板块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合作、加强重点客户联系,夯实传统入境团队游接待业务,并适应散客化趋势,提升专业定制旅游产品能力,进一步服务好外国游客在华旅游,为入境旅游提供便利,助力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