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再次发声,直指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问题仍未解决!尽管荷兰方面宣布暂停行政令,但企业法庭的裁决依然生效,中方对安世的合法控制权仍被实质性剥夺。这场涉及全球芯片供应链稳定的重大博弈,正从政府干预转向法律层面的深度对抗。
控制权之争:暂停不等于解决
2025年11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暂停”针对安世半导体的部长令,被视为中荷磋商后的积极信号。然而,闻泰科技明确指出,这一举动只是“迈出第一步”,并未触及问题核心——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于10月7日作出的紧急裁决仍在执行,包括创始人张学政被停职、中方股权被托管(仅保留1股)、投票权由第三方管理人掌控等措施均未撤销。
更关键的是,多方信息显示,荷兰经济部并非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了企业法庭程序:提交支持函、派律师出庭、主张自身为利害关系方,形成“行政令+司法裁决”的双重干预链条。因此,闻泰科技强调,任何真正的解决方案都必须以恢复其作为100%股东的完整权利和合法控制权为基础,绝不会接受将非法状态“常态化”。
全球供应链风险尚未解除
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分立器件与功率MOSFET领域的头部IDM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客户涵盖博世、华为、苹果等巨头。其中国子公司承担着超过70%晶圆的封装测试任务,是全球交付的关键环节。
此前因控制权争端,安世荷兰曾一度切断对中国工厂的晶圆供应,引发市场对供应链断裂的担忧。虽然近期荷兰方面改口称“持续供应”,但实际运营仍处于割裂状态。若控制权长期悬而未决,不仅影响安世自身产能调配与客户信任,也可能波及全球多个行业的芯片供给稳定性。
中国政府已多次表态,敦促荷方彻底撤销行政令并纠正错误司法干预,认为当前局势的根源责任在荷方。商务部指出,双方虽同意取消行政干预、推动企业协商,但距离根本性解决仍有差距。
目前,闻泰科技已组建国际法律团队,准备采取一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同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7.69亿元、归母净利润15.13亿元,基本面保持稳健。但若至2025年末控制权仍未恢复,公司提示将面临阶段性业绩下调风险。这场跨国治理冲突的最终走向,仍需进一步观察中荷双方的政治意愿与法律博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