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紧急喊话:安世荷兰别再沉默了!
闻泰科技在2025年11月23日晚间连续发布多份声明,公开敦促其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由“安世荷兰”代表)尽快回应沟通请求,解决当前控制权争端。这场风波的核心在于,自荷兰经济部援引《物资供应法》发布行政令并推动企业法庭裁决后,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被实质性剥夺,尽管中方多次释放善意、寻求对话,但安世荷兰方面至今未作出任何实质性回应。闻泰强调,这一僵局已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构成潜在威胁,尤其是在车规级芯片供应高度依赖安世产品的背景下,局势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已于11月19日宣布暂停此前签发的部长令,被视为向缓和局势迈出的第一步,但该“暂停”并不等于“撤销”,更未改变企业法庭裁定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依然处于受限状态,公司运营与股东权利仍未恢复完整。与此同时,中荷双方已在11月18日至19日举行两轮磋商,中方明确指出问题根源在荷方,并呼吁彻底撤销干预措施,支持企业通过协商依法解决纠纷。
我看这场半导体控制权拉锯战
说实话,看到闻泰科技再次发声,我并不意外,但语气之紧迫,确实反映出事态正在逼近临界点。作为母公司,闻泰不仅是中国为数不多成功收购国际顶尖半导体资产的企业之一,更是全球功率器件供应链的关键一环。而现在,安世荷兰的沉默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站队——背后是地缘政治对商业逻辑的强行切割。
从我的角度看,这次事件暴露了三个深层问题。第一,跨国并购后的治理风险远比想象中复杂。即便股权清晰、程序合规,一旦东道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介入,母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可能瞬间瓦解。第二,全球供应链早已是你中有我,荷兰冻结安世资产本想施压中国,结果反致欧洲车企陷入停产危机,损失或超200亿欧元——这正是典型的“制裁反噬”。第三,闻泰董事长杨沐上任以来推动战略聚焦,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高压模拟芯片研发,本是正确方向,却遭遇外部黑天鹅,实属无奈。
更要警惕的是财务信号。数据显示,闻泰科技近期主力资金持续流出,五日净流出近8亿元,股价也处于空方主导区间。叠加商誉占比较高、货币资金大幅减少等财务压力,短期承压难免。但我认为,只要控制权问题能回归商业谈判轨道,其长期价值仍具支撑——毕竟,安世在全球小型号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市场的领先地位无可替代。
说到底,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公司内斗,而是全球半导体秩序重构下的缩影。我希望最终各方能回到桌前,用规则而非强权解决问题。因为一旦先例形成,受伤的将是整个产业的信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