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6 20:10:00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浙江
这就是雪中送雨,火上浇油
发表于 2025-11-06 12:29:03 发布于 北京

昨日发布无锡国联减持,这个不过是民间投资机构,与国家大基金毫无关联。但是股民给出了跳空下跌的反应。市场中本身就存在短线投机客与中线反转客。

短线投机客就是博傻博短,一看亏损就马上跑,这是交易习惯所致。就如同有的发布说亏损11个点割肉走人。理由是对基本面预期的担心。这个担心是正常的,但是买入时这些不利因素存在吗,客观存在。既然客观存在,为什么还要买入呢。如果不买入,这11个点的亏损就不会发生。

股市的亏损就是来自于决策失误所致,既然认为闻泰科技重大利空犹在,为啥还要买入,完全可以远离。

到底是荷兰断供晶圆利空大,还是国联减持利空大?按理说,前者是重伤,后者就是蚊子咬一口。

安世荷兰资产争夺已成白热化程度,虽然没有最新的官方消息,

但是事实上,双方已经在谈,美国在中国面前都服,那么荷兰会怎样呢?只是还需要时间。

如果将闻泰科技与立讯精密走势对比,现在的闻泰科技就是磨底的时间段,留下的是中线反转客,离场的是博傻投机客。

结语,

安世荷兰资产的争夺表面是公司内部治理权争夺,事实是中荷官方争夺,再上一层是中美博弈。自上而下,中美博弈已经暂告段落(休战),那么荷兰支点(腰杆)已经折了。

引用“荷兰抢了个寂寞,中国却赢了未来,这场较量,是实体对虚拟的终极胜利。


闻泰给荷兰下“死令”:做不到一件事,安世半导体别想从中国出口

2025-11-02 07:26:26

前言

10月底,荷兰一个看守政府突然对中国半导体资产下了死手。

然而,这一行为不仅未能削弱中国,反而让欧洲车企陷入断供危机,他们抢走的只是总部,真正的产能心脏却在中国。

为何会出现如此荒诞的反差?欧洲工业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荷兰抢了个寂寞:一场精心策划的“空壳”胜利

10月底,荷兰一个看守政府的最后时刻,引发了一场全球芯片危机,他们不顾一切接管中国资产,却发现此举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紧急呼吁,背后是更深层次的产业恐慌,真相究竟是什么?

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自杀式袭击”,一个马上要换届的“看门政府”,却偏偏在交接班的关键时刻,搞出这么大一场全球危机。

说到底,还是政客的任期太短,而责任太长,斯霍夫内阁这做法,纯粹是在给后面上台的人添麻烦。

他们心里很简单,反正我们要走了,出了事让新政府去收拾烂摊子,也因为这种心态,荷兰政府这一个月跟中国闹得特别凶。

死活不还中国企业的资产,斯霍夫把麻烦留给了新政府,现在荷兰只能派人去跟中国谈,看怎么收拾安世半导体这摊事。

面对闻泰科技的声明,荷兰政府依旧没有松口,其经济事务部发言人还在狡辩,指尖微微颤抖,却强作镇定地宣称这是“依法行事”。

他们一边说安世半导体的前CEO对公司有“严重威胁”,一边又强调接管是“独立调查”的结果,却拿不出任何“技术窃取”的实质证据。

早在6月份,美国就让荷兰配合对中国搞“50%穿透规则”,荷兰还嘴硬说只是巧合,但证据都摆在那了。

荷兰主动当美国对中国的“急先锋”,美国一谈完就拍拍屁股走人,把荷兰丢在一边,这最后收场谁来管?

更何况,车企已经习惯用安世的产品,生产线和技术标准都跟安世配套,真要换供应商,几个月内根本搞不定。

如果因为断供导致停产,车企要赔的钱可不是小数,谁敢冒这个险?

这场精心策划的胜利,到头来只是一个华丽的空壳,里面空空如也。

更尴尬的是,安世中国早就准备好了后手,其实在2020年被收购后,安世中国就已经搞好备用方案了,就是怕荷兰总部玩这一招。

以后安世中国的钱不用再经过荷兰总部,这样荷兰少收了好几个亿的税,安世中国自己还能多赚点钱。

安世的王炸:早有后手,钱都不走荷兰账了

荷兰的“致命一击”,却打在了棉花上,安世中国早有后手,这手棋就是资金的完全独立,相当于提前釜底抽薪。

安世的生产流程很清楚,先是在德国和英国的工厂做半导体晶圆,然后把这些晶圆运到中国东莞的工厂做封装和测试。

最后大部分产品都得在东莞完成深加工,所以说,这条供应链里,中国的工厂根本不是说换就能换掉的。

欧洲那些车企最清楚这种依赖,他们很多都靠安世东莞工厂供货,这组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中国工程师日以继夜的奋斗,是产业链不可撼动的硬实力。

根据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欧盟对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依存度上升至42%,其中汽车芯片领域高达65%。

麦肯锡报告也指出,重建一条同等规模的汽车芯片供应链,欧洲至少需要36个月和超过200亿欧元投资,远水解不了近渴。

安世有80%的封装和测试都是在中国做的,中国工厂就是它产品能卖到全世界的关键,这才是真正的王牌。

荷兰就算用行政命令管住安世的海外总部,但没有中国工厂的生产,根本就没法决定实际产能。

安世的芯片再厉害,没法出货也就是一堆半成品,全球汽车供应链断了也解决不了,此时的荷兰,才发现自己抢了个寂寞。

有意思的是,即便荷兰拼尽全力施压,安世中国的运营依然稳定,甚至已经开始启动“独立自救”,不仅恢复了国内的供货渠道,还改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这一操作不仅稳住了本土车企的需求,保障了国内供应链的稳定,更在半导体这个以往由美元主导的领域,撕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道口子。

同时,像英飞凌、安森美这些公司也能做类似的芯片,但车企已经深度绑定安世,转换成本极高,这种习惯性依赖,构成了最坚固的商业护城河。

中国提供的,是西方政客的干预无法提供的,一种商业上最稀缺的东西——确定性,而这正是这场博弈的终极答案。

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未雨绸缪,展现了东方智慧的长远眼光。

欧洲急眼了:德国车企喊话,雷诺偷偷找“后路”

但真正头疼的,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大陆,此时的欧洲,已是哀鸿遍野,产业界的恐慌正在蔓延。

据路透社11月2日报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勒公开呼吁荷兰政府“立即纠正错误”,称“安世的稳定供应对德国工业命攸关”。

同期,法国雷诺集团CEO在财报会议上也透露,正在“紧急评估”扩大与中国本土半导体合作的方案,大企业已经开始用脚投票了。

此时的欧洲车企,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眼看就要栽下来,拼命想找根新的线系上,而这根线,似乎只能来自东方。

近期的案例“德国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该项目投资100亿欧元,德国政界曾以“技术安全”为由阻挠,但巴斯夫顶住压力,坚持推进。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生产基地,德国《经济周刊》评价:“巴斯夫的选择,是对所谓'脱钩论'最好的回击。”

这种选择并非孤例,背后是欧洲产业界对“确定性”的极度渴求,当政治的“不确定性”风险远超商业风险时,理性的资本和企业家只能做出最务实的选择。

荷兰或许能通过行政命令掌控安世的海外总部,却拿不到中国产能的话语权,没有中国工厂的出货,安世的芯片再先进也变不成商品。

全球汽车供应链的断供危机也无解,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再次发出预警,安世芯片供应短缺的加剧,已让欧洲车企面临停产风险。

美欧日多国车企此前已因断供感受到了压力,德国《商报》援引的供应链报告显示,安世半导体的影响远不止汽车领域。

欧洲所有航空航天、国防企业,以及近八成的七大行业龙头企业,都很依赖其中国生产基地的芯片供应,这已经不是一两家企业的困境,而是整个欧洲工业的系统性风险。

说到底,还是市场规律比政治口号更硬,当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时,所有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考量,都得往后稍稍。

终局已定:世界用脚投票,选择中国“确定性”

这场关于“确定性”的终极考试,现在答案已经清晰可见,谁能为全球资本和产业提供可预测、可依赖的环境,谁就是未来的赢家。

荷兰亲手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飞出的不是灾难,而是无法阻挡的东方机遇,世界正在用脚投票,选择中国提供的确定性。

这句轻飘飘的话,背后是中国几代人憋着的火气和底气,谈,是对历史的背叛;不谈,是对规则的捍卫。

我们绝对不能跟他们谈判,一旦谈了,就是认同了他们的抢劫,等于给他们的非法行为开了绿灯,以后别的西方国家也会跟着学。

这起事件,必须上升到捍卫国际商业规则的高度,它不仅仅是一家中国企业的资产,更是中国科技企业多年发展的心血结晶。

荷兰这种做法就是明抢,是对市场经济的公然践踏,是对国际法基本精神的粗暴践踏。

更何况,中国和美国的政策已经有了新变化,但这不影响我们对荷兰单独出招,如果荷兰还不识趣,咱们就继续陪他们耗下去。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评论称:“荷兰的案例生动说明,在新一轮全球化中,谁掌握关键生产节点,谁就拥有事实上的规则制定权。”

西方试图用19世纪的炮舰逻辑应对21世纪的供应链挑战,是时代性的误判,而产业的达尔文主义终将发挥作用,淘汰那些不适应变化的。

短期影响是欧洲车企减产,股价波动;中期影响是欧洲加速寻求供应链“去政治化”,中国获得更多并购机会;长期影响是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集群和“以欧美为终端”的消费市场新格局。

这不只是一次企业维权,更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世界已经做出了它的选择,那么你呢?

结语 

荷兰抢了个寂寞,中国却赢了未来,这场较量,是实体对虚拟的终极胜利。当世界在追问谁能提供确定性时,答案早已写在东莞的工厂里。这不只是一次企业维权,更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你认为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