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闻泰
否极泰来形容,应该会是马上比较合适的评价,安世半导体价值很高,如果安世半导体真的闻泰全方位消化,闻泰估价至少1200-1500亿的估值,但是要完全消化安世半导体,非闻泰所能为,这是一个高度政治化东西,需要动用国家机器,正是这一安全隐患,导致闻泰估价一直上不去,但是荷兰最近的无脑冻结闻泰股权,给闻泰彻底消化安世半导体提供了契机,给国家主动介入提供了契机,国家力量必然介入,然后解决掉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会拖很久,会在近期解决,主要问题是问题不解决,安世国内工厂停止向全球供货,然后全球产业链断链,主要是欧洲车企停摆,倒逼欧盟向荷兰政府施压,用最小的代价逼迫荷兰政府妥协上谈判桌,而不是动用国家制裁,稀土武器等,小小一招,荷兰必然妥协。
然后安世股权被荷兰政府冻结后,闻泰可以名正言顺接管国内安世资产,完成收编整改,拆分成安世国内和海外两部分,安世国内资产直接收编入闻泰,大股东的鼎泰匠芯芯片工厂增发股份进入闻泰完成股改,国内全产业链完成闭环同时继续承接安世海外的代工业务。
分拆的安世海外,中国估计会一定程度妥协,就是溢价出售部分股权,大概价格是300-400亿,51%,消化安世技术,然后在经济利益上对欧洲进行部分让利,将来将安世打造成共赢共利,独资的方式并不利于安世,也不是闻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让欧洲分享部分中国红利,才是比较适合的长远利益合作分配方式。
安世的功率半导体,对中国很重要,中国缺英飞凌,意法,德州仪器这种基础半导体巨头,设计难度并不是很大, 但是品种数量庞大,单品数量有限,缺乏足够的市场动机一一去攻克,而且车规半导体,稳定性要求高,验证周期长,全部自己重新开发,其实并不不可取,基于现有的安世,消化升级,更加符合中国利益,荷兰政府的无脑行为正好给了中国从全产业发展彻底对安世进行确权的少抵抗与负面评价的机会,我并不赞同完全闭关锁国式的发展方式,无论怎么样,中国企业都是要走出去的,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都是要走出去的,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摩擦中前进,部分让利,才是能持久的一个方式。
中国半导体的下一步发展,应该是从前面的散差,大家一起上,然后残酷竞争留下强者的方式走向机会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机会,后排的因为市场,资源,政治倾斜等因素,惨烈淘汰,不是半导体火,你参与了,就可以做好,如果没有政治,资金,市场优势,不如将资金抽出来投头部上市公司,然后看是否有机会做相关的协同配套工作,大的市场机会已经只属于头部玩家,如封测的长电和通富微电,制造的中芯和华宏,等等。